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543)+番外

作者: 松影明河 阅读记录

至于苏州,因着刘家在苏州的缘故,辛馨不想去触霉头,就没有去。

绣娘有了,辛馨又借助姑婆的势力,很是招募了些孤女和无依无靠的寡妇做绣工、干杂活,她的玲珑绣坊终于有了个架子。

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草台班子总算搭起来了。

一开始,因着辛馨自己的名声不佳,用的绣工也都是些孤女、寡妇之类的,愿意到她们绣坊买东西的人不多,几乎全靠宝钗和萧灵撑着。

但薛家和萧家再大,用的绣品也有限。而且他们这种大家族,自己养的就有针线上人,主子们穿的戴的,都不可能用外边的东西。

因此,一开始,玲珑绣坊的生意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但辛馨却不服输,不但请绣娘培训绣工们的手艺,还认真钻研,在图样上下功夫。而且,光图样新颖还不够,她还研究出将图样绘在素娟上,用素娟铺底,绣出立体的花鸟虫草。

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

玲珑绣坊做出的绣品不但独到,质量还好,辛馨就把一些绣帕送给了以往相熟的姐妹。

这些姑娘们虽然碍于长辈们的威严,不敢再与她相交,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那么绝情的。

再加上,通过宝钗的路子,让元春也用上了玲珑绣坊绣的荷包、绢扇等小玩意儿。元春是经常能和杨大人的太太一块儿喝茶的。这样精致的绣品,杨太太见了,难免要问一句。元春受了表妹所托,自然就不着痕迹地赞美了一番玲珑绣坊的手艺。

杨太太已经是知府夫人了,自然就不会再顾忌许多。她喜欢玲珑绣坊的绣品,自然就会让人去买。

辛馨得知之后,亲自送货上门,表示:太太看得起我们,照顾我们的生意,一众姐妹感激不尽。这些东西,就送给太太了,算是多谢太太的知遇之恩。

杨太太见她不过十四五岁,却落落大方,进退有度,不由生出几分赞赏之意。

“辛老板倒是与传言中颇为不同。”

那些传言,显然不可能是什么好话。

辛馨却是微微一笑,全不在意:“他们爱传,且让他们传去,我只过自己的日子便罢了。”

杨太太点了点头:“你很好,日后若是有暇,就来陪我说说话吧。”

她并不是那等人云亦云的人,辛家那个层次,并不够格让知府太太看在眼里。但辛馨的表现,却让她很是欣赏。

杨太太觉得,辛馨并不是一个不通情理的人,能把她逼到宁愿盘门而出,辛家也不知道究竟做了些什么?她一个小姑娘,一个人过活,当真是可怜,杨太太有心拉她一把。

辛馨大喜过望。

原本,她是想着,借着杨太太买她们绣品这件事,扯一扯知府太太的虎皮,给自家绣庄扩张一下门路。

却没想到,杨太太这样慈祥,竟然愿意让她随意出入知府的府邸。

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庇佑,最起码在杨大人任职期间,没有人敢到玲珑绣坊找麻烦。

“多谢太太。若是太太日后有需要,我们绣坊必然以太太为先。”

辛馨并没有再说什么日后都白送的话,那样颇有些看不起人的意思。但有些话不必明说,彼此心知肚明又心照不宣,才是最好的。

果然,杨太太对她的上道很满意,等第二天和官太太们聚会的时候,身上就带着玲珑绣坊的香包装帕子,手里的绢扇也是辛馨送来的。

这年头,流行的是上行下效。金陵知府就是金陵城的宝塔尖儿,而杨太太的穿搭,自然就是整个金陵的官太太的风向标。

于是,这次聚会之后,一众官太太蜂拥而至,订购了大量的香包、团扇、绣帕、汗巾子等零碎之物。

还有那些品级低x的,家里养不起针线上人,干脆连外出见客的衣服都在玲珑绣坊量体裁了。上身效果自不必说,引得原本不在外边裁衣服的太太门,也都定了两身回去。

至于杨太太那里,自然还是最先收到的。

玲珑绣坊一时风靡,那些富家太太们自然是跟着官太太们走的。要不然,巴结人家的时候都少一个共同的话题。

至于再下头的平头百姓,有钱的逢年过节给一家子都做一身衣裳,家贫的女儿也以有一件玲珑绣坊的绣品为荣。

不过短短一年时间,辛馨就借着知府太太的东风,将玲珑绣坊做成了一个招牌。这个招牌虽不能和闻名天下的“慧绣”相比,但慧娘已经入土多年,存世绣品有限,玲珑绣坊却可以源源不断地产出新的款式、新的针法。

而玲珑绣坊的名头越来越大,并随着一家又一家的分店往四周辐射,十几年后,和宝钗的女儿坊胭脂铺,萧灵的葳蕤阁盆栽铺子一起,成了整个大夏王朝上上下下用来表明自己有身份、有见识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