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586)+番外

作者: 松影明河 阅读记录

太子虽然觉得没有必要,但他自小就是这么过来的,连吃饭都得有人先吃一口,当下便准了。

贾敬走进了冰屋,见四壁推得十分紧实光滑,便知晓那些宫人没有偷懒。而且,他觉得,进来之后,的确比在外面暖和的多。

大约待了盏茶十分,没有出任何问题,他这才出来,对太子道:“殿下请。”

冰屋不大,容不下太多人,太子便带着六皇子兄弟两个进去了。

“这冰屋,果然奇妙。”六皇子忍不住赞叹。

“确实,”太子殿下也点了点头,“谁能想到,冰雪之中,反而更暖呢?”

“那史鼐不就想到了?”六皇子露出赞赏之色,“这是个能臣。”

太子道:“还是个忠臣。”

可不是吗,远在江南,还忧心着北方的天灾,想着为主分忧。这样的臣子,哪个君主不喜欢?

只怕,今日这封奏折递上去,史鼐的孝期,也要提前结束了。

待二人出来,对着等在外面的人点了点头,又对贾敬道:“贾卿这就随我一道去觐见圣人吧。”

贾敬忙道:“殿下,我世兄除了这份奏折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拜托于臣。”

“哦?说来听听。”太子以为史鼐是有所球,但也并不反感。因为史鼐这封奏折的功劳,足够为他自己换取许多利益。

但他却想错了。

只见贾敬从怀里掏出一叠银票,又掏出一个黄色的信封,“殿下,世兄在信中说,老保龄侯去世之前,交代他们兄弟,要把当年借太-祖的银钱归还皇家。只是,他们家人多,这些年几乎用尽了。”

“他们兄弟虽然努力积攒,但至今不过了了。本想等凑齐了再说,但恰逢天灾将至,他一心想要为主分忧,便先把这三万两银票快马加鞭地送回了京城。另外,他信中说,保龄侯府的府库之中,还有五万两现银,他们不敢再动,请圣人派人收回。”

太子还没有如何,六皇子先感动了。

——多好的臣子呀!

再对比一下这些年来,只想着朝国库伸手借钱的那些蛀虫们,六皇子对史鼐兄弟的好感度,一下子就爆了表。

太子也有些诧异。

但他比六皇子知道更多的内情,当下便道:“这笔银子,是当年太-祖从私库里拿出来,分给一众老兄弟们安家的,从来没有想过要回来。贾卿快收回去吧,圣人不会要的。”

六皇子恍然:还有这种事?

至于旁边的东宫其他属官们,勋贵出身的是眼观鼻鼻观心,默默盘算!我们家是不是也要还点儿?

那些科举晋身的,则是心下一凛:圣人不会借机催债吧?

第280章 史鼐(十九)

见太子不肯将银票代呈, 贾敬也没有再强求,而是默不作声地跟着太子和六皇子到乾清宫求见圣人。

这个时候,圣人虽然抬起了三皇子来制衡太子,但就像贾敬预料的那样, 他丝毫也没有真的让其他皇子取太子而代之的心思。

因此, 一听说是太子求见, 立刻就让人领太子进来了。

“儿臣徒業, 给父皇请安。”

“臣徒椋,参见圣人。”

“微臣贾敬,参见圣人。”

“都起来吧。”圣人瞅了贾敬一眼, 问道, “你们几个, 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太子道:“是故保龄侯的次子史鼐, 托贾大人献上了一份应对雪灾的折子。请父皇过目。”说着, 将折子递了过去。

见太子这样重视, 竟然亲自来送, 圣人便意识到, 这份奏折里的内容,是切实可行的。

他仔细看了看, 也不由精神一振, 问道:“这冰雪堆屋, 可行吗?”

太子道:“儿臣方才已叫人在东宫堆了两座冰屋, 我与六弟都进去看过了, 确实比一般的屋子还要暖。”

圣人大喜:“若真是如此, 往后的雪灾,就好应对多了。”

太子贺道:“父皇洪福齐天,才有此法诞世。”

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儿子吹捧, 圣人即使明知道里面有水分,也还是很高兴,哈哈笑了一阵,问贾敬:“贾卿,你是说,这本奏折,是故保龄侯的次子史鼐献的?”

贾敬道:“正是。非但如此,史世兄还有一事,要臣代为呈奏。”

“哦,何事?”

然后,贾敬就把还银子的事又说了一遍,并把史鼐给他的信的其中一章呈了上去。

圣人看罢,很是感慨。其中的一句,尤其戳动圣人的心肠。

“臣本勋贵,自当与国休戚。”

圣人虽然不是开国天子,但也不是太平皇帝。他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天下还未彻底靖平。此时此刻,史鼐信上的这句话,让他又想起了立国之初,他的父皇与一众开国勋贵的誓言。其中一句,便是“与国休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