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683)+番外

作者: 松影明河 阅读记录

——呜呜,他真是有史以来,混得最惨的使臣了!

瓦剌使团的凄凄惨惨戚戚,鸿胪寺上下全当笑话看了。

鸿胪寺卿洪大人更是从中得到了启发:往后再接待番国使团,都可以采取收费制嘛。不说为国创收,最少也能为鸿胪寺上下赚点儿外快嘛。

哼,从今往后,谁还敢说我鸿胪寺是清水衙门,没有油水儿?

这边洪大人还没嘚瑟完,史鼐就让人他知道了:有个词儿叫“乐极生悲”。

得知鸿胪寺朝瓦剌使臣收费之后,史鼐就派了梁郎中前来,硬生生把洪大人收到的银子给挤走了一半。美其名曰:为国创收。

“我们大人说了,剩下的一半,就给鸿胪寺的同僚们买酒喝了。”

听听,这是人话吗?

什么叫得了便宜还卖乖?

这就是!

但话是这么说,其实户部派人来收走了一半银子,鸿胪寺上下都放下了一直提着的心。

毕竟,向使团收食宿费这种事情,鸿胪寺还是第一次干。原本以为是圣人的意思,结果圣人根本就不知道。

虽然圣人知道之后,也没有怪罪,但他们心里到底忐忑。

如今,户部既然插手了,还给了一个“为国创收”的名头,就是把他们这种行为名正言顺了。

同时,也更坚定了洪大人往后逮着使团薅羊毛的决心。

洪大人心想:本官也不让你们吃亏,鸿胪寺会到京城最大的酒楼里挖几个顶级厨子的。保证你们吃得满嘴流油。

******

咳,未来的事先放着别管,还是先顾好当下才最要紧。

京城里根本就没有秘密,特别是关于瓦剌的,稍有风吹草动,很快就传得沸沸扬扬。

从礼部跟瓦剌可汗要开拔之资,再到鸿胪寺对瓦剌使者收食宿费,这事儿还没到第二天早朝,就在上上下下的官员里传开了。

对此,众人反应不一。

“荒唐,简直是荒唐!自开国以来,我大夏何曾出这种向属国要钱的荒谬之事?不行,本官决不能坐视不理,明日一定要参礼部与鸿胪寺一本!”

嗯,这是守旧派。

“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呐!老子们辛辛苦苦的沙场拼斗,这回是最畅快的一次!”

这是武官团体的心声。

“让瓦剌知道教训也好。与其把银子留给他们筹备军资,还不如给了我大夏。这样,双方不必开战,彼此万世升平。”

嗯,这是户部、礼部和鸿胪寺的统一口径,还带动了不少激进派。

次日早朝,还没等守旧派的开口参奏,礼部尚书就先当堂又向圣人汇报了一遍与瓦剌使者的谈判事宜。

当然了,朝堂之上,不可妄言,说话自然是要注意的。那些威逼利诱之言,他自然是不会也不好意思拿到大庭广众下来说的。

于是,整个过程到了朝堂上,就变得无比和谐友好。

他们大夏这边只是提议了一下,瓦剌那边就羞愧难当,连说赔钱是应该的,不让赔他们才寝食难安。只是四千万两有点儿多。

然后,礼部这边就很友好地给出了解决方案:分期。

然后瓦剌使者抚掌赞道:真是好主意啊!不愧是天-朝上国,果真的人才济济。我们立马就派人回去,回禀汗王。

……

听见“四千万两”这个数字,守旧派却步了。

在国库充盈和死要面子之间挣扎了那么三秒之后,守旧派们果断把折子塞回了袖袋里,决定回去就点了烤火。

——既然受害人都觉得幸福,那他们何必多管闲事?

一直到早朝结束,都没有人站出来参礼部与鸿胪寺,陈尚书与洪大人都暗暗松了口气,悄悄抹了把汗。

两人不着痕迹地对视一眼,都有了同一众种感慨:钱可真是个好东西呀!

不过,读书人不言铜臭,这种想法,他们自己在心里想想也就是了。满朝文武敢把自己爱钱拿出来说的,也就是户部尚书史鼐了。

不过,史鼐又不是读书人出身。而且人家只是抠了点儿,又不贪墨。就算是有看不惯的,也只敢私底下说说,明面上是说不着人家的。

******

那瓦剌正使的心腹一路省吃俭用的,紧赶慢赶赶到了边境,特意观察了一下大夏边关的守备。

因开平、宣府等地都早早得了圣人的秘旨,并没有因为打了胜仗就放松了军备。而是枕戈待旦。

那心腹见此,觉得大夏就是准备用那四千万两银子逼得他们瓦剌自己撕毁降表,好趁机灭了瓦剌部,扶持草原上的其他部落。

因此,他回了汗帐之后,自是把大夏突然的强硬和其边军严阵以待,随时都能开拔的事禀报了新汗王耶力。

耶力能在瓦剌兵败,各部落人心惶惶的时候被众首领推举为新汗王,并且坑死了原本的汗王杰利,那绝对不是个省油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