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695)+番外

作者: 松影明河 阅读记录

——原本他们只知道,严津在京城有靠山,这才啥也不干,就能年年考评为优。

可是,他们还是第一次知道,户部尚书就是严津的侄女婿。

其中一个复姓端木的海商突然开口:“大人的侄女婿,可是户部的史大人?保龄侯?”

“正是呢。”严津点了点头,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你也知道他?”

端木家主讪讪地笑了笑,说:“小人有个远方的表叔,在刑部做主事。所以,小人会得知一些京城的消息。”

而端木家主此时,对此行的目的,已经不报任何希望了。

只从他表叔的信件中偶尔透漏的信息来看,这位史大人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他们想从史大人手里抠钱,那是比登天都难。

但他心里有数,其他人没有啊。

与他的想法恰恰相反,白家主等人一听说严津在京城有这么大的靠山,原本按下去的希望,重又点燃了。

“严大人,”白家主殷切地看着他,“您是知道小人的,小人的生意都在海外,手伸不进大夏来。您看,能不能通融通融?”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附和:

“是啊,严大人。”

“严大人,我们绝对不会打乱史大人的计划的。”

“您给通融通融。”

…………

他们求了许久,严津才露出了松动之色,好像是推脱不过去了一样,说:“这样吧,你们先回去。待我休书一封,询问一下我那侄女婿。”

众人眼睛一亮,白家主更是说:“史大人若是有兴趣,小人们下次出海的时候,也帮史大人带一船货。”

在场唯一不乐观的端木家主低头翻了个白眼,心道:这可是马屁拍到马腿上了。

——京城里谁不知道,史大人从来不收礼的?

果然,就听严津道:”带货就不用了,只是若他有什么吩咐,你们别给他打折扣就是了。”

这话就是有门的意思了钟海商哪有不应的理?连连道:“一定,一定。”

等一行人从巡抚衙门出来,端木家主才开口:“我劝诸位,还是别太乐观了。”

“哦?怎么说?”

端木家主左右看了看,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到一品楼去,细说。”

众人都知道他在京城有亲戚,觉得他肯定知道许多内幕,便都跟着他到了一品楼。

他们这些人,在一品楼都有常年包着的雅间,因此伙计一看见他们,就殷切地来行礼问候。

端木家主丢了块儿银子给伙计,吩咐道,“上两壶好茶就行,别让人来打扰。”

“诶,好嘞!”伙计麻利地应了,把他们引到楼上雅间,上了茶,就出去了。

端木家主亲手给离的近的几个斟了茶,“诸位,请。”

可这会儿,大家伙儿哪还有心思喝茶?都随意泯了一口,催促他快说。

端木家主也不卖关子,直接就说:“我那远方叔父曾经说过,这位保龄侯史大人,从入仕的那一天起,就没收过一个人的礼。”

众人都诧异了。

——这当官的,还有不贪的?

端木家主仿佛看出了他们的想法,便道:“人家原本也不缺钱呐。”

见众人都不怎么信,端木家主干脆举例佐证自己的说法,“朝廷和瓦剌的贸易之事,你们都知道吧?”

众人都点了点头,白家主道:“知道。这么大的事,谁不知道?”

说真的,他们对能想出这个法子的人,还是很佩服的。他们这些海商,比其他商人更能明白,对外贸易的利润有多大。

端木家主道:“这件事,就是史大人一手促成的。不过史大人慷慨,自己只要了一成的利,剩下的都献给国库和圣人的内努了。”

众人都愣住了。

许久,才有人开口:“若是史大人不做官了,来经商,怕也是个陶朱公之流。”

“所以说,人家根本就不缺银子使。”端木家主还是以这一句做了总结。

众人都惊疑起来。

但白家主想了想严津的态度,还是抱着希望的,“我观严大人的态度,此事定然还有转机。”

“对,对,对。”另一个人也道,“以严大人的为人,若是真的没有丝毫希望,根本就不会给咱们留念想。”

端木家主也迟疑了,猜测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定然是史大人有事叫咱们办了。”

要说这京城的官儿就是高明,要用他们,还让他们上赶着主动送上门儿。

白家主笑道:“若是史大人有事吩咐,那岂不是更好?”

既然用得着他们,就得承他们的情,他们也有机会和这个大人物搭上关系了。

至于会损失钱财的问题,他们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在坐的这些,有哪一个家里却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