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697)+番外

作者: 松影明河 阅读记录

他顿了顿,又道:“舍弟知晓,臣对兵事不感兴趣,倒是送回来了几本西洋人关于数学的著作。只是……”

史鼐为难地皱着眉头,叹了口气,“只是那书上写的都是西洋文字,除了阿拉伯数字,臣都看不懂。”

圣人纵然心里有事,也被他逗得一乐,说:“钦天监倒是有几个测算历法的洋人,你可以去问问他们。”

史鼐想了想,点了点头,“行,臣得空了,就去请教一番。”

圣人道:“你回去之后,让你兄弟多关注一下东南水师的情况,朕许他秘奏之权。”他说着,就让戴权去拿了一个放密折的匣子。

这匣子上装的是暗锁,锁有两把钥匙,一把在圣人这里,一把在写奏折的人手里。

既然圣人有这样的心思,史鼐自然也不会推辞。虽然史鼎性子莽撞鲁直了些,但心里却还是有数的。

而且,性子鲁直一些,才更能博得圣人的信任不是?

“那臣就先告退了。”

* * * * * *

史鼐离去之后,圣人叹了一声,问戴权:“太孙下学了吗?”

这些圣人可能会关注的消息,戴权早散了小太监出去,半个时辰来给他汇报一次。说来也巧,就在不久前,戴权才收到了最新一次的禀报。

因此,圣人一问,他便立时回禀:“太孙还在跟武大人听史,倒是忠宁王世子,早已回了甘泉宫。”

忠宁王世子就是徒滨。

或许是圣人觉得三皇子真的老实了,就立了徒滨做了世子,也算是对三皇子的安抚。

徒滨虽说是太孙的伴读,但他毕竟是皇孙,不能和臣子家的儿子同等对待。

再则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史差不多就等同于在学帝王心术,圣人又怎么可能会让太孙以外的皇孙跟着一起学呢?

非但武大人讲史的时候,徒滨可以先下学走人,圣人也会私底下给太孙开小灶。

因着三皇子一系都知道,他们是绝无可能沾染皇位了。因而,无论是三皇子夫妇,还是段贵妃,都把徒滨的性子往不争不抢那边引导。

比如太孙每日比他多学两个时辰这回事,到了段贵妃嘴里,就是太孙可怜,日日被圣人拘着读书。

徒滨听得多了,自然也就不以为太孙比他多学了东西是他自己吃亏了,只认为自己多玩儿了是占了便宜。

他又不像三皇子小的时候,亲爹只看得见兄弟,看不见自己,自然也不会像三皇子一样,生出那些不甘来。

圣人冷眼看了一段时日,见徒滨的性子是真的烂漫,这才允许他一直做太孙的伴读。

听说太孙在听史,圣人便道:“那便等他下学了,让他早些回来。”

“是。”戴权应了一声,退到殿门口,招手叫来徒弟冯保,低声吩咐了几句。

冯保点头表示明白了,便小跑去了太孙读书的无逸斋。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太孙便回到了乾清宫。圣人免了他的礼,抬手叫他近前,“来,到皇祖父这里来。”

太孙脚步轻快地走过去,仰头问道:“皇祖父忙完了吗?”

“嗯。”圣人摸了摸他的头顶,“这几日政事不多。”

祖孙二人说了会儿家常,圣人才说起了正事,“史卿前段时日给你看的那张舆图,你还记得吗?”

提起那张舆图,太孙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记得,我还自己画了一遍呢。”

只要想到海外还有无数肥沃的土地等待开采,无数的蛮夷等待教化,太孙就觉得热血沸腾。

他觉得,自己一定会成为远超前人的一代圣君,他大夏的江山,也一定会远迈汉唐!

圣人原本有很多话要问太孙的。可是,在看到太孙神情的那一瞬,他就觉得不必多了。因为,孙儿的神情,已经足以说明很多。

圣人想起他自己年轻的时候。

那个时候,天下还没有完全平定,他的父皇时常亲征在外,就留他这个太子监国。他在登基之前,已经做过近十年的监国太子了。

那时候,他还不怎么情愿。

因为,他自认为武力值不输于人,兵法也还算精通。他不想留在京城做太平储君,他也想去冲锋陷阵。

如今的太孙,跟那时的他,是多么的相像?

太孙仰头问道:“皇祖父怎么突然问起舆图来了?”

圣人笑道:“也没别的事,只是最近茜香国不太安分了,史鼐与朕商议,有意灭了茜香国。你觉得怎么样?”

太孙思索了片刻,说:“茜香国对大夏来说,虽然是癣疥之疾,但却仗着地利之便,时时来扰,着实烦人的紧。若是能一举拿下,自然最好,但若是不能,怕是会打草惊蛇。”

观点虽然稚嫩,但也算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