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706)+番外

作者: 松影明河 阅读记录

不多时,小吏就回来了。他不但带回了一整套的茶具,还带回了一瓶雪水。

小吏道:“廖大人听说大人要为乔大人煮茶,特意让小的将这瓶水带回来。廖大人说,这是去年的头一场落雪,他在梅花上收来的。”

“梅花上的初雪?”乔尚书来了兴致,“这梅上雪,就已经难得了,初雪就更是难得。乔某今日,果然是大大的有口福了。”

史鼐笑道:“这好东西,廖大人平日里也是不舍得拿出来的。今日里,却是史某沾了乔大人的光了。”

乔尚书哈哈一笑,道:“史大人请。”

史鼐净了手,精神端坐,煮茶的过程如行云流水,一看便是自小耳濡目染的。

乔尚书屏息观看,忍不住暗赞:果然是侯门精养出来的贵公子,虽不曾科举,但也绝不是粗鄙武夫。

一时间,乔尚书对史鼐的感官好了许多。再想想史鼐对工部钱款的苛刻,也不觉得他是有意为难了。

毕竟,连圣人那里,人家也是一样的态度。这才是真正的君子行事呢,既不媚上,也不欺下,坦坦荡荡。

若是史鼐知道,面对面煮一回茶,就能把乔尚书的好感度刷到及格,他早就找机会多刷几回了好伐?

第334章 史鼐(七十三)

将头杯茶奉客之后, 史鼐便当真品起了茶。对于乔尚书的来意,他表现的是一点儿都不好奇。

若是在刚来那会儿,乔尚书还会心里不舒服,觉得他恃才傲物, 十分无礼。

但是在这一会儿, 乔尚书眼睛上的滤镜还没有拿下来, 就觉得他不愧是年纪轻轻就能当上一部尚书的人物, 果然沉得住气。

对于自己欣赏的人,乔尚书也不觉得不好意思了,饮了半杯茶之后, 便直言道:“史大人, 实不相瞒, 乔某今日登门, 乃是有事请教。”

史鼐敏锐地察觉到了乔尚书对他态度的并变化。虽然他并不知道这变化来源于何处, 但伸手不打笑脸人。他又不是真的年轻气盛, 自然不会揪着先前的一点儿恩怨不放。

“请教不敢当, 乔大人有事, 不妨直言。”史鼐的态度,也好了许多。

乔尚书就更觉得他这个人不错, 不似传言中那般不近人情。

于是, 他也不再拘谨, 直接问道:“史大人也知晓, 最近我们工部正在研究火炮, 想在东南出一回彩。只是, 在防潮这一点儿上,却始终难以克服。”

他见史鼐的茶喝完了,就顺手替史鼐倒了一杯, “乔某听说,史大人制出的纺织机,并不怕潮,就想来请教一下史大人,能不能将同样的方法,用在火炮上。”

史鼐心中一动,想起了后世那些威力巨大、携带便利的各种火炮。

若是能将如今的火炮改进一番……不说别的,只要能把炸膛的问题解决了,日后无论在何方征战,都是一大利器。

“不知史某可否到工部看一看?”

看什么?自然是看火炮了。

乔尚书知道,他这就是答应帮忙了,不禁喜道:“自然可以。”

他来之前,就没想到,事情会这样顺利,不禁暗道:果然是朝传言不可尽信。史大人不过是习惯了节俭而已。人家是对人对己一视同仁,又没有贪国库一两。外边的以讹传讹,果然可恶的很。

唔,这只能说:滤镜,真是个好东西。

******

这边史鼐忙公事忙的脚不沾地儿,那边严氏在家里,却是被贾家人骚扰的苦不堪言。

圣人要为太孙选妃的事,整个京城都传遍了,凡是家里有适龄嫡女的,都有心去搏一搏那泼天的富贵。

荣国府二房的嫡女元春,因恰巧生在了大年初一,府里上上下下都认定了,她将来是要有大福气的。

因此,一听闻太孙要选妃,而元春的年纪恰恰到了十三岁,正好符合了参选的标准。

再加上元春生得珠圆玉润,容貌端庄秀美,贾史氏和元春的生母王夫人,就认定了元春该是太孙的妃嫔,日后少说也是一宫主位。

这段时日,王夫人真是走路都带风,那张菩萨脸上的木讷也维持不住了,对谁都是春风满面。

贾史氏也是整日里合不拢嘴,也不叫孙子孙女们陪着她说话了,只每天拉着元春,报着宝玉,给姐弟两个讲古。

她说的,都是他们荣国府往日的辉煌,说的是老太爷善公还在的时候,她每次出门做客,都是众星捧月的那个月。就是宫里的贵妃,和她说话也是和颜悦色的。

然后,就会埋怨一番贾赦不争气,让府里的爵位一下子降到了一等将军,害得她老婆子都没脸出门见人了。

说着说着,就变成了对元春的殷殷叮嘱:“元儿,你可一定要争气,将来提携家里,扶持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