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743)+番外

作者: 松影明河 阅读记录

什么想法子搂钱,这是说的好听的。说白了,就是变着法的贪墨。

徒晸的神色凝重了起来,怫然不悦:“先帝时和瓦剌做羊毛生意,不是给了他们分红了吗?他们竟然还敢贪墨?”

史鼐耐心地说:“当初的政策,惠及的只有京官,地方官员只是看着而已。而且,这些年官场变动,有许多外任官员调回了京,又有许多京官被派了外任。”

他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呐圣人。”

见徒晸蹙眉思索了起来,史鼐知道,自己已经说动他了,就继续说:“如今还只是文臣在任上贪一点儿,也还有些节制。等再过些年,武勋世家开国时攒下的底子耗光了,就极有可能如前朝军中一般。”

前朝军中的将领,不但喝兵血,还和战场上记录功勋的官员相互勾结,谎报战功,从国库里掏银子。

原本前朝之时,对军功的奖励除了斩首功之外,还有对先登将士和跳荡军的奖励。甚至于,后两者的赏赐更高于前者。

但军中将领和记录功勋的官员勾结在一起,往往十个先登之士,记录时,大笔一挥,就敢写上二百个。

皇帝又不是傻子,就算一开始没察觉,时日久了,自然也会知道有猫腻。

到了前朝神宗在位的时候,因实在是屡禁不止,神宗只好下旨,将先登功和跳荡功废止,仍就采用千年以前,最古老最不容易冒领的记功方式。

——论首记功。

只能说,幸好前朝的敌人都是异族,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军队杀良冒功,甚至取伤兵首级以充军功的事。

可到了前朝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各地义军纷纷崛起,兵匪一家良莠不齐,杀良冒功的事,还真没少出。

说不定,打仗的时候还是并肩作战的同济,一场战役结束,没受伤的那个就会对受伤的那个来一句:

——兄弟,借你项上人头一用,换点儿军功。

这事儿还真不是说出来的笑话。

言归正传,总之这一切虽然不能都归咎于俸禄少,但俸禄上却实在是一大诱因。

如今史鼐提起前车之鉴,徒晸也不能不重视。他知晓,给官员涨俸禄的事,是势在必行了。

但知晓归知晓,他自己是简朴惯了,一下子要给那么多人涨薪,心里实在是不痛快。

——官员嫌俸禄低,还可以要求皇帝涨薪。他还嫌底下的官员欺他年幼,花他的钱还掣肘他呢,找谁说理去?

史鼐表示:找我,钱不让你白花。

“圣人放心,这笔钱,花得绝对值。”

徒晸瞥了他一眼,轻轻“哼”了一声。

那意思是:你说来听听。若是你说得有道理,朕就采纳你的意见。

史鼐既然把这个建议在御前提了出来,自然是深思熟虑过的。

要知道,给官员发的俸禄,可都是要从国库里出的。要说心疼,看不见钱流走的徒晸,哪里有史鼐这管着国库的更心疼?

所以说,这笔钱既然注定要花,史鼐肯定是要让这钱花出最大的价值的。

“这还是要从温水煮青蛙说起。”

自古以来,都讲究三年不改父志。

也就是说,先帝驾崩的头三年,新君是不能更改先帝遗留下来的政策的。

当然了,这件事就跟三纲五常是一样的,一块儿好看又体面的遮羞布而已。

若是新君强势,不尊这条,谁也拦不住,最多也就是在史书上留下点儿污名而已。

但这点儿污名,若是君主本身贤明,根本就不叫事儿。

——想想开启了大唐玄武门魔咒的唐太-宗,杀兄逼父,后人不照样歌颂他?

若是君主残暴昏庸,那就是虱子多了不痒,多这一点儿不多,少这一点儿不少了。

但若是能没有这污名,那岂不是更好?

史鼐的打算,就是用这笔注定要花的银子,替徒晸买一个清白名声。

非但如此,还要让朝臣们不得不捏着鼻子替徒晸擦屁股,在他违背了“三年不改父志”这条约定成俗的孝道之后,自动自发地给他洗白。

不得不说,这情景,史鼐只要想一想,就觉得神清气爽,国库出银子他也不心疼了。

徒晸今年十六岁,虽然已经大婚了,可却改变不了他是个少年帝王的事实。

世人总以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哪怕徒晸已经是天子了,也很难让朝臣打心底信服他。

这样一来,他若想做出点儿政绩,是很难的。

因为,他发布的政令,无论好坏,都会先遭到一波儿吹毛求疵。

同一条政令,若是先帝发布的,就没人敢质疑;可若是少年天子发布的,就会被挑出各种各样的毛病。

到时候,御史言官就会像闻到了腥气的猫一般,蜂拥而至,冒死进谏,好博一个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