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那一只小飞天儿(134)+番外

因为先拜见各部先生,所以水清浅进课堂的时间就比同窗晚,从外面廊里路过时,听到里面热闹得像菜市场。进门的时候跟在钱博士身后,原本吵闹的课堂在水清浅脚跟落地的一瞬,刷地一下子安静了,落叶可闻。钱博士一扫底下僵住的各家少爷,心下摇头,这绝对不是因为自己进来的缘故。

太学是字面意义上的贵族学校,能在里面读书的孩子全是拼爹后的优胜者,这就导致先生们的态度不会像官学那般严厉,随之产生的,学生的胆子也不像寻常孩子那般见了先生好像耗子见猫。今儿教室里头回这么肃静,想也知道是为什么。

钱博士把水清浅拉到教室前面站定,然后肃了肃嗓子,“坐好。给诸位介绍一下,这是水清浅,出身宁仁侯府,从今日起,是你们的新同窗。”言简意赅的说完,钱博士指了指距离自己最近的前排座位,“你坐这。”没办法,若这个小飞天儿坐在后面,这一堂课怕是全班学生的脖子都要扭歪了。

既然博士没让他做自我介绍,水清浅吝啬的笑也没露一个,转圈眼神一扫新同窗,看不到特别喜欢或者特别讨厌的,心情没好也没坏,转身落座了。

太学按照学习进度粗分成五级,分别冠上‘仁、义、礼、智、信’以区分,然后再视每级学生人数多寡,分出甲乙丙丁班,水清浅现在所处的是礼甲班,正好是中等进度的班级。其实刚刚入学考核的时候,主事梁博士随口问了几本基础经义,水清浅一问三不知,最应该被扔到仁字小班去,可谁叫他是飞天儿嫡出呢,更有钟先生做师父。而且钟先生建议过让水清浅直接跳级去礼级班,都是定好的,若临时变卦把水清浅弄到启蒙小班,简直分分钟打钟大人的脸。分班之后,几个博士有点忐忑,飞天儿之名,实在是……实在是……言过其实吧。或许,因为孩子还太小?

不管怎么样,水清浅被勉强塞进了礼级班,按着礼级的进度,大部分学子有十二三了,进度慢的还有十五六的,都是懵懂人事冷暖,又幼稚得可以浑身长草的年龄,如今来了新同窗,又漂亮又神秘又出身高贵,看在眼里,心里痒痒的不成,直到博士不得不把戒尺祭出来,敲了敲桌子,这才压住场面。各个摆正态度正襟危坐,但眼神还不由自主的往房间某个地方瞟,水清浅倒是坐的稳当,不过小脸上见不到一丝读书兴奋,面前光板的书案上,除了一只蜷身瞌睡的金毛兔子,什么都没有。

钱博士心里摇摇头,对如雷贯耳的飞天儿大名不由失望,他清清喉咙,“今天我们讲《诸子百篇》第二篇……”

嘉佑帝知道今天是水清浅第一天入学,待早晨把为数不多的公务处理完,圣人跟光禄大夫就乐颠的去了大律政官的办公院子,拉上石恪要一起去太学视察。

教育兴邦,办学乃帝国第一要事,尤其太学里的学生,从出身和父辈祖辈传承角度讲,都是帝国未来的希望,朝廷重点的培育对象,所以太学的教育视察很必要,很应该,有意义。这番话是谢首辅说的,在东辰配殿侧的游廊里,他与太常卿和吏部礼部几个尚书大臣一起‘偶遇’了正在翘班的官家和石子律。因为教育是国中大事,所以去太学年前视察,身为帝国首辅及帝国重臣,很应该同行。所以前去视察太学的队伍变得更大了。

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年前的这段时间大家真的很闲。

皇帝打头,后边浩浩汤汤跟了半个小朝廷很八卦的一起杀向太学。太学就在皇宫大内之内,进了德贤门,就在福成院边上,距离东辰殿不算很远。

宏正殿,长三十三丈,宽十五丈,基高五尺,太学里十六个授课课堂都安置在宏正殿里,东西南北各四间,围成了一个圈,大殿的中央立着起地一丈高的儒法道墨名阴阳纵横七贤像,还有布告板和各类榜单。

皇帝及重臣年前视察太学,无论对先生还是学生来说,这都是很大的荣耀。皇帝和一班大臣从一进门,就挨间课堂考察。

皇帝一进课堂,屋里的师生全体呼啦啦起立行礼,然后,皇帝先询问博士的教学进度,顺便抽查若干学子,能对答如流的学生可以得到皇帝的御口嘉勉,可谓得了新年最好的彩头。皇帝率内阁这帮重臣从这屋进,从那屋出,来来回回几次,宏正殿里其他课堂的人就听到了风声,于是就开始了刻意的准备。自然,大部分并不知道,皇帝此行的重点考察目标,是第一天上学的那只小飞天儿。

水清浅所在的礼甲班,无论从前从后数都排在中间,所以他们这班的师生早就做好的心里准备。待皇帝大臣们一出现在门口,便纷纷起立行礼,大面上很是漂亮规整。可不幸的,屋子里有个行为慢半拍的家伙,尤其这个慢半拍的家伙还穿的像个红包,坐在第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