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那一只小飞天儿(18)+番外

水清浅眨眨眼,貌似有点耳熟,好像在官报上看过。

“牛痘的发明者,牛痘就是用来预防天花的……就算你不知道,你妈妈也一定知道。”

无论贫富,现在的为人父母都一定会给自家孩子接种牛痘,此法救人无数。至少,近几年已经很少有人闻天花色变了。张准看水清浅还不是很明白的样子,指了指胳膊,“你这儿是不是有个疤?那就是种牛痘留下的,以后不得天花。”

水清浅有点迷茫,没说话。

“除了最广为人知的牛痘,还有最新的消□□剂也是仁术先生发明的,不过,听过这个的人不多,但那药非常神奇。”王大江接下去说。

消□□剂对军队的帮助很大,打仗什么的,在战场上被一击毙命的几率极小,基本都是受伤,但死于伤口感染比死于重伤不治的要多得多。这个消毒剂浇在伤口上简直能把人蛰死,但是疼过之后再上药包扎就很容易痊愈,一种非常神奇的万能药,堪称将士必备。就是因为这个药剂,仁术先生前些日子被皇帝封为‘三等侯’,尽管这个宁仁侯神秘到迄今为止谁都没见过。

“为什么会没人见过?”水清浅肚子里好多疑问。“如果没见过,你们怎么找他?”

“没人认识仁术先生。”王大江说。

“凭这名字,你就该知道先生不想暴露真实身份。”张准说。

凭那些完全另类的学科体系的药品发明,朝廷怀疑这位仁术先生十有八九是个飞天儿。尽管朝廷对飞天儿的了解与追踪远胜于平头百姓,但五百年后的今日,能货真价实笼络到一个本领超强的飞天儿为朝廷效力,其实异常艰难。

这位仁术先生从没露过面,他的每一个药剂配方的推广,背后都有一个颇有影响力的大药商。仁术先生一般先是邮寄合约,详细描述药品的功效和禁忌。如果双方同意合作,合约签字画押,仁术先生提供药方,成品药剂卖出后,仁术先生要求百分之三十的利润回报。就像最初牛痘发明时,每有一个牛痘接种,就有三文钱存入利好钱庄仁术先生的账户里。三文钱是不多,但架不住东洲大陆人多啊,每时每刻都有新生儿出生。如果算上大漠和海外居民的数量,堪称一笔天文数字。

这故事水清浅还真的第一次听说,他想了想,断定,“仁术先生的方法不太牢靠。”

俩金吾卫惊异的看着这娃娃。

这个只有六岁的财迷熊孩子一针见血的指出合约漏洞,“要是那些人拿到配方就翻脸不认人了,或者随意克扣利润,仁术先生根本无力阻止,反正配方都给出去了。”

王大江指着水清浅半晌说不出话来。这小鸟儿要成精啊!

水清浅指出的问题,还真就发生过。

牛痘那事儿,当初闹的挺大的……嗯,那时水清浅还是吃奶的年纪呢。

“牛痘的方子,当初仁术先生找的大药商背后是太后娘家。太后那侄子,鼠目寸光之辈,拿了配方,定价翻倍,却最终只拿两千贯打发了仁术先生。”

“仗着太后的靠山,就是想赖账呗。”张准顶瞧不上这类为富不仁的人。

“那仁术先生怎么办?”

“仁术先生随后就把配方公开在官报上了,还有合约的内容,包括定价,包括牛痘的成本……全有。人家仁术先生真不是图这个赚钱,就是那太后娘家,啧啧啧……反正后来百姓受惠了,王家也别想赚钱了,还有那名声……啧啧啧,简直遗臭万年,难为太后一辈子贤良谨慎,被累的身后名声都很惨。”说到这,王大江有点唏嘘。

再后来,仁术先生再有药方问世,就没发生过类似事件,得了合约的药商都很诚信,或者说,不敢不诚信。听说现在制作消毒剂的药商背后是皇帝的姑姑,宁国大长公主殿下。尽管每使用一份消毒剂,帝国就要付给仁术先生十文钱。

有证据表明,仁术先生远非爱财之人。朝廷曾经想通过先生的银庄账户,追查到仁术先生的真实身份,可惜,仁术先生那不菲家财貌似最后都散出去了。一笔一笔的支出记录显示,仁术先生不仅限于助学、修路、建善堂,他还资助过农夫培育新种子,资助工匠改进新工艺,资助年轻人出海探险,甚至资助过落魄书生写神鬼话本刊印卖钱之类难登大雅之堂的事。

反正,从仁术先生的行事作风看,此人不求财,不求名,真担得起‘仁心仁术,君子坦荡’的评语。如果能求到这样一个人入朝效力,是帝国皇帝之幸,也是国之大幸。可惜,仁术先生做事不留痕迹,在两万万人中间找到他,简直是大海捞针。

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就在不久前,皇家医学总会收到了仁术先生的一封求助信。先生好像碰到了什么难题,希望朝廷可以派给他两名军士。按照仁术先生被受封的爵位和他对帝国做出的贡献,绝对可以划为‘国宝级’的,有金吾卫保护是必须滴,只是此前找不到他的人,如今,终于有仁术先生的线索了,此求助信连夜递到帝国皇帝的书案头。然后第二天,王大江和张准就被侍卫内大臣派任务:按照书信的指示,到这里等着仁术先生,连此间上房花费都是仁术先生事前给付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