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那一只小飞天儿(388)+番外

朝廷如今在镇上特意留了一个巡防衙门,里面是正八经的五十人中队士兵常年驻扎,面上是维护城镇治安,其实是给天人府服务的。等传承结束后,如果真的接受了传承,外面的魏州将军会及时再调二百兵士接应,同时消息走军方驿站,六百里加急往帝都送信,这套应急机制定下好几十年了,除了草帽镇那边的五十人中队时不时还有出任务,其他安排从来都没真的用上。如果这回是水清浅,姬昭不介意从帝都启程开始,就派二百士兵贴身保护,务必把他家小飞天全须全尾的接回来。

姬昭是来接水清浅用晚膳兼挑礼物的。所以这边水清浅整理好书籍,转身笑眯眯的就被秦王殿下领走了。啊呀,怎么还用一品亲王殿下亲自来喊他拿礼物,这这这真是太客气了,他都有点不好意思啦。

并没有。

姬昭来接手,是因为官家去休息了。今天的大朝会起码闹了四五个时辰,健壮如姬昭都会久坐腰酸,别说官家那上年纪的,一批内阁大臣都被坑得不清,估计都得回家缓两天。话题说到这里,水清浅就问起了大朝会:什么情况呐,怎么在大朝会上闹起来了?你说你要是手中有证据,去衙门告啊,去立案啊。你要是没证据,在大朝会上嚷嚷有什么用?以为是御史台呐,不咬人也要膈应膈应你?

姬昭轻飘飘的来了一句,“律政衙门已经接手了。”

“哦。那非要闹这一出干嘛,吃撑哒?”

“因为之前的案子已经结了。”

姬昭说的就是之前的刺杀案调查,最后主使不是落到昌武伯家的三公子身上了么,物证人证俱全,所以律政衙门判起来就很容易,尤其还可以打着秦王的旗号:秦王殿下身份尊贵,实力强硬,蒙受不白之屈,他们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必须尽快给秦王一个交代。如此这般那般,谁还敢拖拖拉拉啊,快审、快判、快结案。表面上,就这么风风火火的就把案子结了,这里有没有不为人知的猫腻在,风风火火的背后有没有囫囵吞枣,那也不好说。总归,案子已经结了,就是皆大欢喜。而今,有新证据要加进来?要完全推翻原来的结论?而且还牵扯到一位亲王?

想开案重审,哪有那么简单。

虽然有法律规定说,有新证据新案情,可以酌情重新开审,但怎么界定新证据,怎么叫酌情,能不能真的顺利开审,里面可做的文章就多了。这个级别的案件,哪是非黑即白哪?还有,这是年底了,再拖过一个新年假期,有没有新的变数出现,谁也不能打包票。但韩王今天这么一闹,两边这么一吵,吵成了拉锯战,吵得官家和几位中枢老臣累个半死,那么律政衙门重新接手审理案件就属于水到渠成的处理问题。所有证据当然会暂时封存在律政衙门。进了石恪的掌下的一亩三分地,这些证据就算进保险箱了,没人会蠢到惹上他。

姬昭没有给水清浅仔细解释,本就是随口一句闲话。在模糊有限的闲聊里,水清浅一开始也没想太多,只是他感觉到了违和,水清浅的迷之感觉总能让他挖出点内幕,所以他一边翻着进贡珍宝的花名册,一边脑子里转着这件事,轻易的找到了关键:四皇子韩王殿下折腾这么一出,对他有什么好处?

表面上是‘趁他病、要他命’难得他手握把柄可以趁机把二皇子打翻在地,算是剔除一个竞争者,但韩王在这件事的角色并不光彩,而且还要如此大费周章,投入与回报不成比例,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再说,你早干嘛去了?手握对方把柄,你要是真想做点什么,早一步去律政衙门作证不好吗,非得案子结了才出面,还去大朝会上折腾。哪怕,就算,你这回折腾赢了,把你二哥齐王的罪名定死了,在官家和中枢内阁心里的小本本上,你难道就能落好?从头到尾,韩王的扮相都像个搅屎棍。所以,水清浅脑子转了一圈之后,得出一个结论:韩王,是被逼的。

韩王,一品亲王,在礼部历练多年,势力不小,谁能逼他吖?水清浅想到这里,转头看姬昭。

“怎么了?”姬昭放下手里的一个玉雕鼻烟壶,转头询问水清浅。

“嗯……我在想,”水清浅有七八分猜想,但这话不好问出口哇,他心里转了好几个弯,话到嘴边又扑了一层厚厚的胭脂香粉,“韩王殿下,还算有正义感哈,不,应该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水清浅说完,小眼神盯着姬昭,也不知道他听没听明白自己的意思。

韩王白白折腾一遭,结果却是损人又不利己,好处全落秦王姬昭这儿呢,所以,这这这是不是幕后策划做的太明显了,容易让人怀疑,你说是吧?对,水清浅就是这个意思。他赞成昭哥啪啪打脸扇回去,但是太露痕迹好像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