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那一只小飞天儿(69)+番外

水清浅还蹲在地上捡枣子的时候,另有人走过来,却是钟大人的棋友到了。

“呦,这是怎么了?”谢大人老远就看到老友身边的狗还有不远处的孩子,他可没听说老友家有这么小的小孙子,而重孙辈还是吃奶的年纪呢。

“附近人家的。”

“哦,就他一个小孩子,没人跟着?”

“喏,这还有一条狗。”

“有定性,是条好猎犬。”

“有点意思……”

刚刚还没觉得,现在跟老朋友扯着闲话,你一句我一句,越说越觉得这孩子特别。住这片的都家境富贵,孩子这么小,长得又这么好,怎么护卫长随没跟着?谁家孩子不金贵啊。或者,是附近谁家仆人的亲戚孩子?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水清浅会认识并正确的采摘野果子。不是两位老大人会这样想偏,大多数城里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富贵之家的孩子就更是差劲。所以,别看只是采个毛栗子或者打枣的小事,行事有没有章法一眼可知。如此这般猜想看似合理,却还有疑问,因为这孩子看起来丝毫没有卑微之气,还有这条猎犬,在这四方城里,只有权贵人家才会特意养打猎的猎犬,因为每年秋天,皇家秋狩……

这时候,水清浅满头大汗的兜回一衣襟的枣子,颠颠儿跑回来,“爷爷,爷爷,你尝尝,可甜啦……呃,”有个新爷爷来?

“这是我的好友,姓谢。”

“谢爷爷好。”水清浅大方行礼,然后毫不见外的热情招呼,“谢爷爷吃枣子,我刚刚摘哒。”

谢大人久居庙堂,气势威严浑然一体,平日官员见了都怵,并不像钟大人一心做教育总是一副和蔼可亲的学者形象。即使这样,水清浅也仿佛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依旧眉目清亮,行事有礼有节。

说话的功夫,水清浅抓了两把枣子分别递给两位爷爷,却没注意自己的衣袖,来去之间带歪了棋盘上好几排棋子,等收手回来水清浅才发觉闯祸了,低头看了一小会儿,小心的伸出指头,把错位的重新一一摆正。

一个子儿都没偏差。

俩老头儿看在眼里,对视中写满了惊讶:这孩子,绝对不是一般人家能教出来的。

第25章 找到亲爹了

“你叫什么名字吖?”谢大人也是见猎心喜,拉住孩子聊天。

“我叫鹭子。”

“这些都是你摘的?”他指着原来的装栗子的那个包。

“我都已经给爷爷了。”水清浅很大方的指了指钟大人。

“这些都是什么呀?你都认识?”

“能认出来的都摘到了。”水清浅很霸气的一挥手,然后又老实承认,“还有一些,没查出来呢。”

当初,水清浅发现这里好多树都能结果子而且果子还能吃的时候,他就对那些他不认识的抱有怀疑了。他是不认识,但不代表那些就不能吃呀!遇到不认识的就去问呗,爹要是也不知道,就去查书。帝都地处北方,冬天会结冰,气候干燥,一方水土养一方作物,这样排除一下,查查农书,其实一共也没有几本,很快就看完了。

“像这个八月札我以前就不认识,不过现在认识了,又叫预知子,中秋成熟,果实肉质,长卵形,熟后开裂,白色果肉可食,具疏肝理气,散淤止痛之功效……”看俩爷爷冲他瞪眼睛,水清浅无辜的耸耸肩,“药物图鉴上写的呀!”

所以你就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了?

“你在哪里看到的药物图鉴?”

这种冷门书,书局不可能大量翻印,更附有图鉴,不是手抄本,便是原著,孤本珍稀啊。但这里是来仪书院,拥有全东洲排名前五的藏书楼,收录了不少珍稀孤本,所以……窃书贼不好意思了。装成学生进藏书楼翻书,过程不要太简单。只是他不是这里的学生,又没交那个什么每年一百两的学费,随便翻人家的书看,现在说起这个,水清浅觉得好难为情哦。

钟大人一摸胡子,呵呵笑道,“是这里的藏书阁吧?”并不是疑问,“无妨,无妨,书写出来就是给人看的。”钟大人摸摸水清浅的包包头,喜爱之心溢于言表。孩子长得漂亮,心性上佳,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求知之心且几乎可以过目不忘……很久没碰到这么有灵气的孩子了。“鹭子啊,要不要来书院念书啊?”

“可是我跟爹爹妈妈到帝都找亲戚,以后要回去的。”

“哦,是这样啊。”

钟大人和谢大人俩人在枣树下品茗对弈,聊聊时局。水清浅带着威武早跑别处玩去了。水清浅到书院里玩,是晌午那会儿水爹把他送过来的。再玩一会儿就傍晚了,水爹随时会出现,来喊儿子回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