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舞动古代娱乐圈(68)

作者: 天际驱驰 阅读记录

安靖越看方太太不顺眼,看安然不顺眼,连带的,看方府也不顺眼。偏生方府养子纪蕴在书院里处处抢他风头,他也存了跟纪蕴攀比竞争之心,觉得纪蕴年纪比他小,却先考取了秀才,他便要在乡试上超过纪蕴。

然而,纪蕴其实并不在意乡试,考取秀才后,只在县学里挂了个附生的名,就开始外出游历了。

因为只要有了秀才头衔,就有了免除徭役,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这会让纪蕴在行走江湖时显得高人一等。

就在安大公子在国子监埋头苦读的时候,纪蕴带着青陌儿和青辞远两个,在大唐境内四处游历,增广见闻,开阔眼界。

在拜访宿儒名士,高僧大德的同时,纪蕴也向著名的江湖世家,武学宗门,地方豪强等投帖拜见。

纪蕴通常不会打出以武会友的旗号,只以后生晚辈的身份慕名拜访。这些世家宗门豪强的掌门人当家人往往不会轻易接见一个寂寂无名的后生小子,就算接见了,神情也十分倨傲敷衍。

纪蕴则十分谦恭斯文,一点没有脾气。不管拜见成不成,纪蕴都会跟他们门下的弟子们攀交一番,从这些门人弟子和下人的口中,了解江湖各家各派的大致情况,和江湖上的整体情况。

纪蕴便以这种温文迂回的方式,一步一步接近了解那个神秘莫测而又腥风血雨的江湖。

纪蕴不确定他要不要返回江湖,方阁老说了,让他自己抉择。

如果纪蕴选择放弃灭门之仇,方阁老会安排纪蕴像普通官宦人家的子弟那样,科举入仕,迎娶贵女,从此宦海沉浮,远离江湖。

如果纪蕴选择返回江湖,方阁老并不会阻止,灭门之仇,不共戴天,纪蕴想杀回去,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方阁老对纪蕴手上即将沾染的鲜血,他让纪蕴发下毒誓一定做到:一,士君子以直报怨;二,得饶人处且饶人;三,不滥杀无辜。

这三条毒誓的次序非常有讲究。方阁老要让纪蕴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记住,他是一个深受孔孟之道儒家学说薰陶的“士君子”,不是那等不识字的草莽汉子,就算是复仇,行事也要符合士君子的行为规范,手上能不沾血,就不要沾血,把凶杀案交给官府处理。

其次,士君子心胸要开阔,能放下的要放下,宽恕别人,也是宽恕自己。

最后,对于不能宽恕又无法绳之以法的仇人凶手,也要做到不迁怒,不诛连,不斩草除根。

尤其最后一点,绝不是妇人之仁,而是士君子立世存身的根本,否则,就不配称之为士君子。

照说,纪蕴也已经十八岁了,早该议亲了。只是纪蕴一直不确定他是要返回江湖,或是步入仕途,方阁老便跟桂太君说了,不忙着给纪蕴议亲,要等纪蕴完全稳定下来之后再说,不然会害了人家女方。

四年时间,纪蕴一直在外游历,只小心地避开了荆州地界。四年的游历,不能说不辛苦,然而,纪蕴却乐在其中。

大约纪蕴骨子里就流淌着属于江湖人的热血,出来了,只觉得有种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舒畅感,比那在仕途宦海中沉浮,需要循规蹈矩,步步谨慎的做派,江湖更接近他的天性。

纪蕴也时常干一两桩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事,这种事在纪蕴不过是顺手而为,却渐渐地,在江湖中流传出一个名号来,叫秀才哥。

混江湖的差不多都是粗卑之人,差不多都是文盲。像凌肆那种略通文墨的,就可以号称文武双全。

如今江湖上居然出了个实打实考取了功名的秀才,委实太稀奇了,秀才哥三个字虽然是绰号,却充满了敬意。江湖汉子们跟寻常百姓一样,对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天生有股敬畏。

就连跟随在纪蕴身边的青辞远和青陌儿两人,因也识文断字,人送外号青氏双英。

这四年,纪蕴倒是常常写信,托驿站把信捎回洛城去,向方府报个行踪和近况。此外,纪蕴只在桂太君七十寿辰时回去过一次。

纪蕴久了没回洛城,没回方府,不知怎么的,总觉得跟方家人都变得生疏了。他除了像往常一样,跟长一辈的方疏桐方静石,以及平辈的方远方欢等人一起接待前来为桂太君贺寿的客人之外,很多时候,独坐在他自己的出玉轩里,默然不语。

纪蕴感觉得出来,他跟方家人,跟其他的读书人相处,越来越觉得不太融洽自在了。

桂太君七十大寿,安然自然是要献舞的。安然没有编新的舞蹈,就只是把前年那支《祝你平安》重新跳了一遍。

经过了两年的不懈练习,安然的身体和体力都有了大幅提高,又有三个配合默契的伴奏,因此,安然没有再把舞蹈分为歌与舞两截,而是把方阁老和桂太君请上舞台坐着,安然围绕着他们且歌且舞,又把无内容,无情节,单纯秀舞技的绸扇芭蕾舞加上了“孺慕”的情节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