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汴梁太太(119)

作者: 迟语公台 阅读记录

“怀仁,这三种官只区别于经营交际,并无良莠之分。即便是从臣里也能出贤相。而且这三种官,也不是一选到底。不同时,不同势,人的选择也会改变。我现在跟你提出来,只是想让你在正式为官之前有个思量。想做党臣,就去找同道中人;想做从臣,就多关注朝堂上的动向;想做孤臣……就多来我府上坐坐。这些年的经验教训,只要你不嫌啰嗦,我可以慢慢说给你听。”

孙山知道,以自己的性格,多半还是要做孤臣的。除非曾公亮能张罗起一群朋党来……

不过李咨的府邸,也真是不能来得太多。

不知是不是孤臣做久了,无人深谈的缘故。这位老大人吧,的确是太能说了!

新动向

回到家宅,陈庭柳也问起来此行的收获。

孙山没有多言。李咨的那些官场教导,他并不打算拉着陈庭柳来讨论。或许哪一天,女子真的可以为官了,两人再畅谈一番也不迟。

不过关于贴射法的事情,孙山还是着重提了一下。而且趁着蝶儿不在屋内的空当,他还罕见地主动问起了未来。

“我记得你曾经说过,十数年后,大宋将有一场盛大的变法新政?”

陈庭柳看了一眼孙山那严肃认真的脸,抖抖眉毛,一边继续写写画画,一边说道:

“没错,十数年后,赵祯亲政,西夏崛起,宋夏战争中大宋输的太难看,才使得赵祯下决心推行新政。不过因为反对声音太大,最终半途而废了。我不太记得与贴射法有关的历史细节,要按李咨自己的分析,这项法令肯定是被废除了呗。所以朝堂上的走势定下来,之后十几年内都再没有推行新法,直到被外敌打疼了,才想起要改革。”

“……然而好不容易兴起的新政又以失败告终。”

孙山嘟囔了一句,随后便沉默了。

每次与陈庭柳聊起未来,基本都是自寻烦恼,徒增忧虑。

大宋啊大宋,到底该如何拯救你!

孙山抬眼看向了忙碌中的陈庭柳。若想改变未来,那么未来之人一定有什么好办法才对。

陈庭柳眼神一瞟,鼻尖一颤,显得有些无奈。

“别看我啊,这么大的题目,可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解出来的。而且我的试验还没有出结果呢!你再加把劲,若是能让王钦若在今年之内罢相,就说明历史大事是可以被更改的。先确定了这一点,咱们才有机会谈后面的事。”

“王钦若!”

孙山咬牙切齿,目露凶光,仿佛这个奸相就是整个国家,整个时代的敌人。

不过眼下的孙山只是个未得授官的进士,甚至没有上书天子的正规渠道。先前借着陈庭柳用案戏造起的大势,以妖人牌为淬毒匕首,狠狠地捅了王钦若一刀。他能做的事情,其实已经到头了。

毒性发作需要时间,现在只能等啊!等坊间议论,等御史弹劾,等政敌攻讦,等君上表态。

现在的孙山仅仅能跟第一条,坊间议论沾上边。而且也难施助力啊!难道在朱雀大街上搭个台子,站上去大骂王钦若一通吗?

孙山真的很想加把劲,可惜有劲没处使,只能把耳朵当拳头用,多打听朝堂上的动静。

幸好还有个曾公亮,消息灵通,对官场又熟悉。

若说朝堂上的动静是食材生肉,那曾公亮不仅能带来新鲜的肉,还能当场将其烹制成美味佳肴,帮孙山分析透彻,消化完全。

然而事不凑巧,在孙山最需要曾公亮的时候,他准备离开京城了。

“怀仁也知道,愚兄家乡在泉州,路途遥远。若不早早启程,怕是难以及时赶回京中,接受任命啊。”

按照惯例,新科进士取得功名后,大概有半年的闲暇时光。

三月殿试张榜,但正式授官,得到具体差遣,要在九十月份了。空出来这半年,就是给新科进士们衣锦还乡,料理家事的时间。

曾公亮的老家在福建泉州,路上不急不赶,一来一回就得一个月。而曾公亮出身官宦,家族日渐壮大,俗务应酬想来不少,在家里待上两三个月都不一定能享到空闲。

更何况他在今科进士中名列前茅,前途无量,定该提早回京,挨个拜访朝中大佬,为将来铺路才是。所以回京之期,不宜晚于八月。

这还没计算曾公亮沿途货殖,买卖特产的时间呢。

陈庭柳曾描述过千年之后,天南海北,朝发夕至的运力,在孙山听来,简直就跟神话差不多。而如今交通不便,货物流通困难,所以各地物价差别较大。出远门的人,多会沿途倒卖些土产,贴补路费。

一般中了进士,自恃身份,不屑于商事。不过曾公亮怎么可能为了一点颜面,放弃一路赚钱的机会呢?他不但要做买卖,肯定还会精打细算,精挑细选,费的时间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