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民国开百货(344)+番外

小奶奶从前在上海的时候不唱戏,据说是爷爷不喜欢。但是爷爷不就是喜欢戏台上的小奶奶才娶她回来做了八夫人的么?

笑笑从小就想不通这点。

后来来了香港,小奶奶先也不唱。

直到二十年前爸爸因为肺癌离世后,小奶奶倒是突然又沉溺于越剧中了。

香港那时候来了好多的上海人,都喜欢听越剧。他们中的很多人,就和奶奶一起组成了一个“香江越剧同好会”,每周都聚在一起唱戏,排戏。

其中最多的一批人,就是时迈百货退了休的女售货员,很多都是原来“春桃班”的姐姐们,在抗日胜利后,陆陆续续被三叔接到香港。

“小飞燕”姐姐她偶然也会来唱。不过她是个大忙人,能够和大家玩在一块的时间不多。

罗公馆里专门有一间衣帽间,给小奶奶放她的唱戏行头。

若是有大陆那边的越剧团或者沪剧团来港演出,那小奶奶一定会带着她的团友们前去捧场,一叙相思之情。

那时候的罗公馆,可比现在热闹多了。不管什么时候回来,不是听到咿咿呀呀的唱戏声,就是听到哗啦啦的麻将声。

小奶奶她们这群上海人,不喜欢和广东的太太们打麻将。说广东麻将和上海麻将根本不是一回事,打不到一起去。连话都说不到一起去。

是啊,大家都说,只要走到了罗公馆,就仿佛回到了老上海。

罗公馆的厨子是会做本帮菜的厨子,在这里可以吃到正宗的阳春面和鸡头米水铺蛋;罗公馆的唱片机里,放的都是上海二、三十年代的老歌;就连罗公馆的下人们,都是一口酥软的上海话,跟外头请的顺德姑娘完全不是一回事。

那么热闹的日子也没过多久,有一次小奶奶半夜出门看戏,天雨路滑的,不小心从剧院的台阶上摔了下来,摔断了尾巴骨。

虽然后来恢复的很好,但是整个人都没了过去的精神头。戏也不听了,麻将也不打了。

有一天,笑笑半夜起来下楼去厨房找水喝,突然看到了窗外的花园里飘着一个白色的人影,当时吓得汗毛倒数,差点心脏病发作。

借着月光,她才隐隐约约地看清,原来是穿着整套白娘子戏服,浓妆艳抹的小奶奶,在花园里唱《断桥》。

想当初,

桥亭三月春光好,

一见许郎情丝绕。

但愿此生常相聚,

做对同林比翼鸟。

笑笑这些年跟着奶奶听戏,也逐渐懂了一些戏里的门道。小奶奶那晚唱的一咏三叹,哀怨动人。比她之前和小姐们一起排戏的时候唱的都好。

那晚之后,小奶奶的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

在年底的时候,就病逝了。

三叔说,《断桥》是小奶奶十六岁的时候,从郴州来上海跑码头,唱的最红的一出。

爷爷就是看到了奶奶唱的《断桥》里,那个为了爱情出生入死的白素贞,才爱上了她。

笑笑当时就哭了,原来奶奶那么爱爷爷,而她都已经忘记了爷爷曾经的模样了。

几年后,笑笑某一天突然想起来,小奶奶在花园里唱《断桥》的那一天,是爸爸的阴历生日……

第二张照片,是三叔二十岁的时候,和顾叔叔站在新建成的上海时迈百货大楼的门口拍摄的。

虽然是黑白的照片,但是屋顶上那“时迈百货”四个大字,仿佛闪耀着金色,一下子激起了笑笑曾经对于屋顶天台的回忆。

谁都不知道,大上海曾经最有名的屋顶游乐场,是三叔为了逗她开心建造的,在那一晚,她做了一夜的公主。

就是那一年,天才一样的三叔,开下了这个让他此生都为之骄傲的环球大百货。

有人说,正是有了“时迈百货”,才有了繁华的大马路。

有了之后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有了“天外天”广播台,有了“七重天”饭店——它是一切传奇的开端。

时迈百货曾经遭过两次劫难。

一次是早年起过一场大火,后来笑笑也是听他三叔说才知道,是那个娶了日本妻子的二叔派人干的。

兄弟阋墙,竟使出如此手段,真是让人不齿。

不过后来二叔也死了,而那个日本二嫂子,在改嫁了一个英国人后几年,某天突然就发了疯。战争开始前,她就被椿家的人送回了东京,如今怎样,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次劫难,就是上海沦陷之前,百货公司最上面的两层楼,被日本人的炸弹给炸毁了。

幸运的是,当天因为是三叔的生日,又正值吃饭时间,按照往年的惯例食堂提供加了排骨的寿面,请全公司的员工一起分享。

在六楼办公的职员基本上都去食堂吃面了,所以很多人逃过了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