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民国开百货(61)+番外

如果真的和这个英武非凡的梁少爷说的那样,需要借助他的技术和知识开办起纺织工厂,那可比在工厂里做普普通通的工程师赚的可多了!

中国人有句话怎么说来的,以前听工厂里的“拿摩温”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说的不就是他这几天的遭遇么?

中国人,真的太有智慧啦!

————————————————

就像是理查德说的那样,一个月后,通过沙同的洋行,一整套最新的纺纱机器从十六铺码头下船了。

按照原定的计划,这些机器将会从水路继续前往位于湖州的新开工厂。但是谁也没想到,这货轮刚入长江的第三天就消失了。

美国企业主马上报警,江浙沪三地的巡捕和警察联动,都没有找到这批机器的去向。偌大的机器,几万吨的货物,仿佛就此消失了一样。

最后还是工部局出面摆平,只说是“青龙堂”解散后,长江漕运航道上野寇横行,无人能够出面做主,机器是被水寇劫持了去。再说了,货物从美国出发前,一定是买了保险的,与其在这里纠缠,不如去保险公司索赔吧。

把这美国企业主气的无话可说,加上损失实在太大,只能关闭了工厂,回国去了。

“你这是抢劫啊,梁少爷!”

拿着最新一期《申报》,指着上面头版头条的报道,罗夏至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梁少爷居然会走这一步棋。

“你不是说你要‘改邪归正’,做一个守法商人么?!这,这都是什么啊……”

“哎,我有什么办法,这批机器是有主人的,它们这些死物又不像理查德,给点钱就能自动跑到我身边来……”

“那你就用抢的?”

“不然呢?我梁家本来就是漕运出身,这也算是‘最后一票’吧!”

梁少龙理所当然地说道。

罗夏至听得都要昏过去了。

“好了好了,事已至此,苦主都回国了,你也别再追究了。”

顾翰林在一边打着圆场。

“我看你早就知道了!”

罗夏至瞪大眼睛朝他骂道,“你们两个一丘之貉。”

顾翰林举起双手投降。

“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你刚知道么?”

那我可早就知道了。

罗夏至暗地里翻了一个白眼。

梁少爷笑的“贼忒兮兮”,“再说了,罗少爷,这里可是‘大上海’!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那美国佬说到底也是来中国淘金的,又不是做慈善,你替他操什么心?”

罗夏至闻言,倒是一时语塞。

是啊,这里可是民国时代的“魔都大上海”呀!自己凭什么用现代人的思维来要求这个时代的人物?!

梁少爷的新工厂就设在苏州的郊外,由于机器是抢来的,工程师是赌钱输来的,实在有些不光彩(虽然梁少爷本人并不如此觉得)。

因而工厂是悄悄开幕的,别说报纸媒体了,要不是贴出了招工启事,就连苏州当地名人士绅都不知道家门口开了间如此现代化的工厂。这一点让梁少龙深以为憾,按照他的性子非搞个三天三夜的庆祝活动不可。

于是上海滩这边,为了争夺漕运的控制权,几个堂口继续打的死去活来。而在苏州,梁少爷则是开展起了轰轰烈烈的生产活动,一门心思搞发展。

————————————————

一年半后

端午节前的一个月,梁少爷亲自押送着第一批织好的成品布匹回到了上海滩,将这些色彩鲜艳,质量牢靠,关键是外包装上写着“精品国货”的布料送到了时迈百货的仓库。

之前一年,南京方面早就派出了正规部队,大模大样地将长江下游的“匪患”清缴了一遍,一举夺回了航道的控制权,哪个堂口都没占到便宜不说,还损兵折将了些许。

“幸好听了表哥的话,及早抽身,不然这时候说不定被‘清缴’的就是我,要在牢里过年了。”

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上海,梁少龙感慨万千地说道。

三人坐在查理咖啡店里,看着外头准备过节的人群,也都是一阵唏嘘。

这一分别,居然是将近两年了。

“这对面的工地是什么?看起来阵仗挺大的啊。眼看快竣工了啊。”

梁少龙如今可不是穿着粉红色褂子,背后插着把扇子到处走的轻浮纨绔了。

如今的他作为一个实业家,也像模像样地穿上了西服,打起了领带,一身西装革履的绅士派头。

他还考虑过要不要学罗夏至在鼻子上架上一副眼镜——罗夏至私底下跟他透露过,他这眼镜没有度数,带上纯粹是因为想要有个稳重点的派头。

梁少龙心动了一下,不过在试戴了几副眼镜后,梁少爷实在受不了这压在鼻子上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