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携如意门闯六零年代(229)

作者: 蝶飞絮舞 阅读记录

一年,回不了家。

两年,依旧回不了家。

三年,仍然没有回家的希望。

身边的不少战友,娶妻生子,安家落户,开始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

没了念想的金毓易认识了一个让他心动的本地女孩,娶了那个当地小农场主家的张姓独生女。

为了结婚,金毓易同意了女方家长的要求,以后的儿子采用新式复姓,改姓“金张”。女方父母同意死后,家中所有的资产,包括土地,全归金毓易的子女所有。

金秉枋找到金毓易的时候,他已经结婚生子,大女儿都快满周岁了。金毓易平时呆在军营,只有休假时才能回家见妻女。小孩子忘性大,每次见到完全不熟悉的父亲,便嚎啕大哭。待到好不容易混熟了,肯接受来自父亲的亲昵时,金毓易却到了必须归队的时间。每次暂别,对于小孩子来说,便是一次生命的诀别。

见金毓易日子过得艰难,昔日王府少爷的骄娇二气早已无踪无影,金秉枋实在于心不忍。

于是,金秉枋主动出面找关系,把金毓易一家调到台北,并按照规定入住眷村特定级别的宿舍中。后来,在金家人的照顾下,金毓易把原来的平房拓宽成为两层小屋,大大改善了生活质量。

可惜,此后,无论怎么劝说,金毓易都不愿意接受额外的资助,坚持要靠自己维持一家大小的生活。

幸好,不管怎么说,张家父母总会补贴女儿女婿一点,金毓易也不好拒绝,只得舔脸接受。

就这样,靠着金毓易微薄的粮饷,一家人总算过上了相对安稳的日子。

虽然在金秉枋眼中仍是非常困苦,但相对而言,在这个村落里面金家的生活其实已经属于中上水平了。

至少,金毓易的妻子张嘉慧只需张罗一家大小的食、衣、住、行,手里的财物足够保障生活,而不必太过于锱铢必较。他们不必像其他的外省籍官太太那样,在处理所有的家务之余,有机会就学点手艺,或是兼点小副业,赚去额外收入以贴补微薄的家用。更不至于像某些比较困难的家庭那样,有些退职或者残疾等人家入不敷出,甚至不得不改变信仰,仅仅只为了有资格去领取教会分配的奶油、面粉、牛奶等补给品。

但,这个时代,大家的生活状态其实也差不了太多。除了个别人士外,大部分的人也就是在温饱线上浮动。区别只在于,离那条线的距离有多远。站在线上的金家人,在有余力的时候,还时不时会伸出援手,拉身边陷入困境的同袍们一把。

在家的时候,不觉得。一旦离开了家,哪怕是在街上遇到一个口音近似乡音的人,也会心潮澎湃。照顾身边境遇相似的人,报团取暖,便成了本能。

流落宝岛的金毓易,经常明里暗里尝试用不同的方式与家里亲人联系,却无能有半点进展。遇到金秉枋的那一瞬间,他曾满怀期待,不料却依然事与愿违。

在失去希望的今天,一个意想不到的客人居然要登门了。

请假赶回家里的金毓易,又怕失望,又还怀有期望。困在陋室里,金毓易坐立难安,只得拿起抹布,把家里的桌椅全部仔细抹一遍,苦苦挨时间。

因为提前打过招呼,张嘉慧一早便张罗完家里的大小事务,收拾好家里,陪着金毓易等客人上门。

门一开,文岚便看见金毓易那张满怀期待的脸。

一晃近二十年,金毓易早已不是照片里那副小公子哥的模样。昔日白皙斯文的男孩,变成了孔武有力的壮年男子。只有言谈之间的礼仪细节,方能看出这昔年贵公子的旧模样。

“你是萱妹的女儿?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想不到萱妹的女儿都已经这么大了。”金毓易视若珍宝地看着文岚,揣摩着故人的容貌。

“表叔公,您好!”文岚主动上前,请安问好。

张嘉慧轻轻推开热泪盈眶的丈夫,把文岚和敏叔请进了家里。

“不好意思,我们这条件不太好,让你们受委屈了。”张嘉慧拿来珍藏的进口糖果,摆上高档茶叶,尽力招待客人。

“我是小辈,您这样实在太折煞我了。您请坐,表叔公,您也请坐。”

文岚知道对方想看的人绝对不会是自己,所以,坐下来的第一时间,便是打开随身背包里的相片,从暗袋里抽出属于金毓易的那封家书。

见文岚居然摸出一封书信,金毓易的身子明显得晃了两晃。

金毓易从口袋里抽出手帕,把双手擦了又擦,生怕留下一丝污迹。

接过那封书信时,金毓易的手一直在微微颤抖。

后世的人,早已习惯通过互联网即时通讯,最次也可以在网络媒体中留下口信,早已忘却昔日家书抵万金的那种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