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流放三千里(368)

作者: 慕君年 阅读记录

刘湛哈哈大笑。“我带你上去走走。”

战后刘湛命人把海船上下清理干净,此时甲板上已经没有一点血污痕迹,

进入船舱甲板以上共有四层楼。

一层为一片打通的开阔空间,二层也与一层类同,三层分割成多个房间,有议事堂,供奉海神娘娘的神堂等等,四层只有五个房间无不装潢华贵。

踏上顶楼,一时纵观湟川两岸,十艘巨船停泊在江畔,把湟川也衬得没那么可怕。

扶着横栏遥望,宋凤林也不由得心潮澎湃。

刘湛搂着他的肩膀,眼中跳动着光芒。“王后,我们有了这些海船,我们的商路便不局限于大楚。”

尤记得在北海岸边跑马时,刘湛说过天外有天,此时看着这些巨舶,宋凤林对刘湛描述的世界深信不疑。

“你想要派人乘海船去番邦吗?”宋凤林仿佛刘湛肚子里的蛔虫。

“会有那么一天的。”刘湛爽朗的笑。“现在先不着急。”

听出了刘湛话里有话,宋凤林侧头看他。“你想做什么?”

刘湛眼中具是自信。“南王能组建海军,为何我不能?”

比起出使番邦,此时刘湛更想做的是,利用这些海船破译制造海船的秘密,从而组建海军。

当然这个理想化的目标需要时间去实践。

海军?宋凤林愣住了。

在这数百年来北疆先后易主,这么多代北疆之主,从来没有一任想过在北疆组建海军。

刘湛目光深远。“北疆有北海,冬季并不封冻,湟川的深度也足够进入海船,这是得天独厚的港口。”

只要开通海路,不只是组建海军,还有海上商路。

从此汉国的货物可以走海路入淮水,也可以走海路到达陈留,节省了时间和人力不说,江南的海船也可以北上市货。

宋凤林想通这些关节,只觉得心如擂鼓。

若是打通了海上之路,汉国的繁荣绝对会更上一个台阶。

“若要开通海路,还需要能驾驭海船的人,那些俘虏的船工或许有用。”宋凤林马上想到关押在卢丰县的南军俘虏。

“先关他们几天,把他们的脾气都磨没了再好好的审。”这方面刘湛向来有他的一套方法。

彼时船工杂役全都关押在卢丰县地牢里。

地牢环境阴暗潮湿,每人都戴着沉重的手镣脚铐,他们看不到太阳不分昼夜,也就不知道已经过去了多少天。

每日都有士兵送来吃食,杂粮粥索然无味也吃不饱。

渐渐的这些船工杂役都面露绝望。

他们平日里多在船舱底层工作,战时没有受到波及,但是南兵逃跑他们又因消息滞后没有马上跟上,这不被汉军一网打尽。

当俘虏的日子必定不好过,此时这些人心里想的都是,下辈子要在矿场服徭役度过余生了。

不知过了多少天,之后在某一天,汉军士兵到牢里带人走,那些被带走的人就再也没有回来。

余下的人更加惶恐不安。

彼时杨贤文已经满面颓败,完全没了往日的精气神。

“你出来。”士兵又来带人走。

杨贤文冷不丁被指着,心里既恐惧又松了一口气,总算不用再提心吊胆了,赴死也是一种解脱。

多日不见阳光突然被带到地面上,杨贤文只觉得阳光刺目难受。

“你就是杨贤文?”张小满看着手里的名单。

“正是。”杨贤文有气无力的答。

当他眼睛逐渐适应这才看清楚四周,这里是地牢上方的县衙。

张小满合起名单。“来人,带他去洗干净,送些吃食让他吃饱再上路。”

很快就有士兵带了杨贤文进入一旁的房间,有士兵送来干净的衣裳和两菜一汤一饭。

杨贤文呆愣了一下,汉国对死囚都这么好?

方才那官吏说吃饱再上路,应该就是押送刑场的意思吧?

想到自己曳然一身无牵无挂,杨贤文平静的更衣吃饭。

当他再次踏出房间,却不想张小满还等在那里。

“吃饱了就走吧。”张小满漫不经心的招手,士兵立即上前左右带着杨贤文坐上县衙后门的马车。

是马车不是囚车,杨贤文更加困惑。

卢丰县城经过年年扩建,如今已经形成内城和外城,街道两旁都是密密麻麻的民居。

眼前所见的繁华完全不输江南。

北疆在富饶的江南百姓印象中,一直都是荒芜贫瘠的刻板印象,杨贤文以为北疆会是被战火摧残后的残垣败瓦。

那日被押送到地牢一路上已经让他十分惊讶,此时重新走上这条路,再次看到城外一望无际的稻田,杨贤文又觉得他们此战输得不冤。

马车一行来到停泊海船所在的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