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掉马后我成了宠妃(153)+番外

左相这一声惊呼, 众人才侧目。

太上皇的视线盯在周恒的脸上, 一瞬千变万化,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太上皇先是站了起来,“你们还愣着干什么,找太医来,快!”

周恒小时候桃子过敏,严重时,能去掉半条命。

今日情非得已。

太上皇才拿他试了一回。

这半天没见周恒有任何反应,还曾一度怀疑过他,这会瞧见周恒的脖子、脸、手背全都起了一层红疹子,突地就恨上了自己,怎就听了那等不靠谱的传话。

屋子里的所有人都慌了手脚。

王公公忙地出去请太医,太上皇回头见那桃子还摆在几上,气不打一处来,怒声斥道,“快把这些桃子都给我撤走。”

周恒缓缓地起身。

众人都担忧地看着他,太上皇这会子才知道着急,“皇上如何了?”

周恒转过头,那眸子里没有半丝感情,只艰难地道,“儿臣如何,父皇心里不是很清楚吗。”

太上皇被那一眼盯的心如刀割。

瞬间哑了喉。

高沾从外匆匆地赶了过来,扶着周恒的胳膊,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怡安殿,上了撵桥。

周恒人一走,太上皇就跌坐在了椅子上。

心头的愧疚和心疼,一时让他坐立难安。

太上皇眼睛一闭,痛恨不已,他怎么就相信了朱家那一窝子,他早就知道朱家已经生了异心。

他一直闹不明白,为何朱藻和朱成誉如此纵容文王。

原来竟是藏了这等谋逆之心。

屋内朱瑞还跪在地上。

太上皇又睁眼看了他一眼,有气无力地道,“你继续说。”

朱瑞不敢吭声。

太上皇便道,“放心,今日无论你说什么,我都会免你的罪。”

朱瑞这才壮着胆子道,“臣也是无意中得知了真相,朱侯爷早就打起了文王的主意,先让侯府世子接近文王,两人在江南做出了不少出格之事,皆是由侯府世子为文王出谋划策,建皇宫,建赌场,让文王去盗墓,再到后来洛阳的军饷,皆是在侯爷的策划之中,为的就是牵制文王,后来出了些意外,表面上看着文王已同朱侯府决裂,可朱侯爷曾教导过臣,若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便先要置死地而后生,不到最后一刻,万不可去随意断定一件事成功与否,臣联想起这话,再想起文王如今就在洛阳,掌管的可是十万大军啊!臣越想越惶恐,本不敢先禀奏陛下,想让太上皇先定夺一番再做打算,可今日陛下......”

太上皇此时胸口早就隐着一腔怒气,只需要一把火。

无论朱瑞说的有没有依据,他缺的就是这番煽风点火的话。

朱瑞还未说完,太上皇就是一巴掌拍在几上,“还定夺什么,这还需要定夺吗?他朱侯府为何要煽动文王,你心里没数?他是知道奈何不了我,也奈何不了皇上,但文王可以,文王傻,只要皇上一倒,文王登基,这天下还姓什么周,就是你们姓朱的了!”

朱瑞头磕在地上,一声都不敢吭。

太上皇咬牙同朱瑞道,“好,你去给我查,将侯府勾结文王的所有证据都给我搜查出来,绝不姑息!”

朱瑞起身领命。

刚弓腰走到了门口,太上皇突地又想起来了一事,“等等。”

朱瑞又才转身回来。

过了半晌,太上皇才问,“你适才说,朱侯府之前是干什么的?”

朱瑞愣了愣。

似是已经忘记了这桩。

太上皇直起身子,眯着眼睛提醒了他,“朱侯府在江南干过什么?”

朱瑞终于想了起来,再一次跪在地上,同太上皇道,“臣在江南时,无意中查到,侯府当年曾在江南一带做过青楼的生意,养过不少瘦马和舞妓,暗里送至各个官家府邸,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势力,还谋取了不少钱财。”

太上皇身子往前倾了倾,小心翼翼地问他,“什么时候?”

朱瑞答,“二十几年前。”

太上皇盯着他,那喉头半天才慢慢地咽下去,使劲将那心头一闪而过的念头瞥开,却是盯着朱瑞道,“你是侯府的二公子,今日这番又是为何?”

侯府朱藻一死,朱瑞排行第二,将来很有可能接手侯府,成为新的世子,太上皇不知,他为何选了这么一条路。

背叛自己的家族,就为了忠于朝廷?

也不是说这个理由不可以,但是说服不了太上皇。

朱瑞也没有拐弯抹角,只抬起头来,看着太上皇,咬紧了牙道,“我娘死前同我说,这辈子,我唯一要做的就是,脱了身上姓朱的这层皮。”

太上皇看着他。

侯府朱成誉的那些风流债,他知道的不少,朱瑞姨娘的死,他暗里也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