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日春(27)

作者: 阿酤 阅读记录

她擦擦早已干涸的泪痕,揉揉早已胀痛的眼角,开始读这最后一封信。

最后这一封,应当是写于她十八岁那年,也就是,父亲去世的这一年。

当时她已经与云照商议好了该何日回京,家中却突然传来了父亲过世的消息,说不震惊,那是不可能的。

毕竟她年节回家的时候,父亲身子还康健的很,能纵马能上山,还能陪着她和荣呈言去京郊游玩,否则,她也不会放心地离开。

可这才两个月不到的功夫,怎么人就没了呢?

荣呈因的第一反应就是有蹊跷。

京城那么大,盛都那么大,背地里那些见不得光的东西还少吗?

何况当时刚刚和兴二年,新帝即位不满一年,朝廷局势风云变幻,父亲猝然长辞,实在疑点颇多。

于是在她得知消息当日,她便去寻了夫子,想与他请辞,回家吊唁并查清真相。

谁知在夫子门外,她却听见了久未上山的陶珏与夫子的谈话。

而两人谈话的内容,正是她那刚刚去世的父亲,荣安侯荣询。

“荣询死了,这件事,你如何看?”

荣呈因躲在屋门外,听着夫子问道。

屋内寂静半晌,而后传来另一道男声,“死有余辜。”

蹲在屋外的荣呈因不可置信地听着那道声音,那是陶珏,她不会听错,那样冰凉又毫无感情的音色,是陶珏。

她握紧了拳头,久久不肯松开。

他说,她的父亲是死有余辜!

“新皇登基,总要有人牺牲。”平日里最是严厉不苟言笑的夫子轻叹了口气,“可这未免做的太过了些,呈因也还小……”

陶珏不置可否,“十八,差不多了。”

“你这样瞒着她,往后,又该如何见她?”

此话过后,又是好一阵无声。

不知过了多久,荣呈因蹲地腿都麻了,才听到陶珏道,“我会带她去永安,再不入京。”

呵,他还真是好样的。

荣呈因捂着嘴,强忍住要哭泣的冲动,她怕惊动了屋里的人。

可陶珏似乎还是发现她了。

门被打开的前一瞬,她绕过后面的小道跑回了自己屋中。

一路跑一路哭,山间清风刮在脸上,刺啦啦地疼。

陶珏方才的话是何意?

她的父亲没了,他不仅知晓内情,背地里议论着蹊跷,竟还敢说要带她去永安,再不入京这种话。

明明年前拉着她的手,说喜欢的人是他,可现在他怎么能跟个旁观者一般,将一切都说的这样轻松,说的这样自然?

死的可是她的父亲啊!

她躲在屋中哭了好一会儿,冷静下来后,赶紧开始收拾包裹,准备下山回家。

陶珏是在她下山的半道上截住的人。

“你去哪?”他拉了她的手,明知故问。

荣呈因咬牙,“去见那个死有余辜的人。”

陶珏沉声,“果然是你。”

“不然呢?”荣呈因丝毫没有偷听的愧疚感,反倒昂首反问,“陶珏,那是我父亲,你说,他怎么就是死有余辜,怎么就是罪有应得了?”

“阿因,你冷静点。”

“我冷静什么?!”荣呈因甩开他的手,“你以为谁都与你一般?与自己父亲不和,与自己兄弟不和,与所有人都不和?!”

听到她说出这种话,陶珏多少是真的有些生气了,“荣呈因!”

然而荣呈因此时正是激愤的时候,哪里会怕他生气。

她用加倍的声音吼回去:“陶珏!”

两个人互相瞪着,气势上谁也不肯输了去。

终究还是荣呈因先道:“你知道真相,是不是?你现在若是肯告诉我,你就说,若是不肯,我就自己回去查!京中有刑部,有大理寺,有京兆尹,我就不信查不出来!”

陶珏喉结滚了几遭,看向她的眼神变得冰冷又陌生。

“不知道。”

他轻飘飘的一句话,彻底将荣呈因送下了山。

第十五章

后来呢?

荣呈因坐在桌边,呆呆地想。

后来,她没日没夜地赶路,总算到了京城,可她迈进家中祠堂不过一瞬,在看到父亲牌位的那一瞬,就倒地昏迷。

荣呈玉也说过,本以为她那时只是连夜赶路,劳累过度,叫来郎中看了,也只说是休息够了就会醒来。

可后来,她一连躺了三日都还未醒,家里便只能又请了太医来看。然而,太医也与外头郎中的说法一致,说她休息够了,便会醒来。

而她这一休息,就是休息了近两年。

两年后,再想要查父亲当年的死因就难了。

她醒来后,还未装疯卖傻之前,也曾探过荣呈玉的口风。

他对于父亲的死因,似乎只有过劳而死这一种说法。而这种说法,据说是当时来诊断的太医告诉他的,他对此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