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枕邯郸(122)+番外

作者: 景相宜 阅读记录

“早点回去吧。”赵邯郸说,“可以交给我。”

“马上就好。”张妈麻利地冲掉碗上泡沫。

赵邯郸看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说:“早说买个洗碗机咯。”

张妈抄起一块干抹布擦掉残水:“哪至于,不就两个人。能花多少时间。”

“得了,我收拾好了。少爷们我先回了。”

赵邯郸笑眯眯冲她摇手:“拜拜。除夕快乐。”

张妈瘪了下嘴,这回儿笑得自然了些。

“你们也快乐。”

她穿上大棉袄和自己打的毛线帽,像个球儿似的圆滚滚。她走过沈宁身边,带着食物和清洁剂的味道。

沈宁说:“谢谢。”

张妈愣了下,她看着这个长大了的男孩。他出生时她就见过他,给他穿衣给他喂饭。按理说他应该很依恋她的。但他并不与她亲近。

从不。

“没事儿。”她急急反驳,好像这样就能显得更密切。但恰恰相反,这让彼此更加生疏。

沈宁听了,淡淡一笑。

他明了自己的缺陷,这缺陷却经常给别人造成困扰。既然如此,那就让沉默为他掩饰过去吧。

于是他侧身让开道路,怀着温情推开那扇门,看这个从小照顾他长大的女人笨拙地穿过玄关。她的背影宽厚而朴素。

她是什么时候来的,花了多少时间清洗整理,采买了多少材料,熬了多久的汤,切了多少笋丝和荸荠,调了多久的味,自己染的饺皮,自己包的馅,算好了时间煮饺子等他们来,饺子一点儿没散。

他没意识到别人的付出。

从前这些东西他都是不稀奇的,想要的随时会有。他的家境足以解决他遇见的大部分问题。可是他现在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惆怅。到底人和人之间,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人们应该如何相处,当他感到别人超过本职的付出,他又该做什么。他应该要做点什么,用一些举动来表达谢意与关怀,而不是如石头般站在原地,充满尴尬地陷入漫长的自我怀疑。

但他依然看着她走远,逐渐消失在左拐弯。他身边的人就是这样接连离他而去,他也总是让他们走。

他的眼睛还未全好,看久了,眼前发暗,于是世界也应景地发灰,变成水泥路般黯淡的阴天。

“差不多了,不冷啊。”赵邯郸站在他身后,隔着一步的距离。

“人家也有自己的家要回哦。”

赵邯郸煞风景总是很及时。

沈宁关上门,也关闭掉迷茫的去年。下一年会怎样?想来不会比现在更坏。

他轻快地走进客厅,被花瓣状播撒的橘色灯光洒笼一身。

“来。”赵邯郸拍了拍沙发一侧,那里堆着三两个新换的抱枕,看起来非常松软好坐。沈宁不太记得它们是否原来就在这,近几年来,他学会赵邯郸那种漠不关心。

“好难得跟你一起过年。”赵邯郸说。

沈宁心中一凛,顿有种未卜先知的清醒。他默不作声,却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持续、稳定,被心电图监视着的稳定。

“那么,你想说什么。”沈宁说。

赵邯郸轻笑了一声,许多往事在他微笑中如蒲公英的种子被风吹去。

“你看,”他温柔地说,依然带着笑意,“我们俩在一起是不会开心的。”

他是对的。

沈宁承认赵邯郸此刻的诚实。他们俩一遇到,不是你牵扯我,就是我拉扯你,总会把伤痛的记忆从心里翻出来。两个不识水性的人谁救得了谁。只是他始终说服不了自己,如果赵邯郸都不行,他还能与谁相处下去。

这不是赵邯郸的问题,他想讨人喜欢其实很轻易,漫不经心,随遇而安,他哪里都能去。这是沈宁的问题,他是在南都生了根的,赵邯郸是在他心里生了根的。这两样他哪样都不能去。

他是个非常、非常自私的人。

沈宁脸上一派镇定,显出一种冰晶似的冷色。在此刻,在这段关系里,他是洞悉一切的神明。

“我知道。”

“所以我正试着说服你。”

他如是说。

☆、完结

赵邯郸立刻移开视线,摸到遥控器就打开电视:“联欢晚会开始了吗?”又拿出手机佯作搜索节目单。

一只细白的手掩住屏幕,沈宁慢慢把手机按下去。“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你会被我说服吗?”

赵邯郸眨眨眼睛,沈宁有时候真是不可理喻。

“你根本什么都还没说啊?”

沈宁抬眼,垂落的睫羽根根分明,尖针一般扎进赵邯郸心里。

“要是你不会被我说动,我能用什么来打动你?”

晚会开始了,主持人喜气洋洋地报幕,金色红色交织欢天喜地的背景。正常人在一起过年到底是什么样子啊。赵邯郸有些恼怒地想。为什么他根本连想象都无法想象。

上一篇:北风向南吹 下一篇:沉沦or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