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城子(33)

作者: 郡梨糖 阅读记录

姜慧明在旁倒立马反应过来自家老爹的奇怪表情从何而来,因为他自己也是同样想法。虽然心里感到好笑,但也在之后拉着妹妹细细解释。

姜慧馨这才明白,原来古代的员工待遇真是很一般,即使到她老爹这种层面,也就每月四天休沐,除了月饷和谷粮、两套官服和一些医疗待遇之外,一些节日会发些实物形式的节礼。

至于退休待遇,因为过世时间普遍早于退休时间,所以官员基本都是真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提前退休的往往都是官职不高的,倒会有些不多的退休金,仅供温饱而已。至于被迫提前致仕的,灰溜溜地还乡荣养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国库告紧的时候,兵部都时有军饷欠缺,在职军人的薪水都难以保证,更别说顾及战死或残疾人员了,良心好点的将军会给手下的这类人发一笔抚恤金,后续就没有了,有些不顾手下死活的将军则是草席一张了事。

姜大人的刑部也好不到哪里去,年景不好的时候往往恶人出没得更多,有时候牢狱中犯人都关满了,但经费反而拨不下来。京城算是稳定的,小地方本来就治安不好,再加上年久失修的监牢和穷凶极恶的匪徒,真是全靠狱卒当肉盾抵住,因公牺牲和受伤的人员也不少。

总的来说,基本没有什么福利机构吧,慈幼院的孤儿能成年的就不多,没受过教育的孤儿哪怕成年了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恶性循环之下甚至有些慈幼院成了小偷小摸的据点。

姜慧馨也没有办法改变这种社会现象,她只能尽己所能地多雇佣些本性不坏的孤儿或者残障人员,能帮多少是多少吧,最主要的还是要国家富强起来,这就属于大佬们要去谋划的了。

第26章

姜慧馨之前已经去信召紫甜进京,本想着是等他到了,让他留在京城筹备这两家开店的事。等自己回去丰台城了,就可以再培训些人,然后把蓝甜她们都派到京城来,正好赶上开业。

谁知自己成了京城人,估计是不会回丰台城去了,那计划就要相应更改了,除非自己以后嫁到外地,不然总部肯定是在京城了。姜慧馨隐隐觉得父兄和某人已经达成默契,估计自己以后要对“京城居,大不易”深有感触了,索性抛开其他,先想法子挣钱吧。

紫甜进京的速度可比姜慧馨他们快多了,回到姜府的第三天,姜慧馨就接到通传说人到了。

紫甜是杨俊逸的人带过来的,姜慧馨归家之后,杨俊逸留了人手在那边的小院,负责处理后续事宜,也平息邻里间的一些猜测和闲言碎语。

得知姜慧馨是尚书府的小姐,紫甜有点忐忑地跟着人进府,开始还很是紧张,后来见她还是和往常一样的平易近人,问他路上的吃住,问蓝甜她们的生活,问丰台城“乐享糕点铺”的生意情况,紫甜的心就慢慢安定下来了。姜小姐还是那个姜姑娘呀,她的为人他们都了解,她根本不是那种很在意身份的人,她看中的是人的品性。

姜慧馨也没瞒着他,把要在京城再开两家铺子的想法和他说了,两人商量好了之后的计划,姜慧馨立马去信,让蓝甜她们在丰台城招人,等店里安排好之后,也都进京来。

姜夫人这段时间忙着准备开个赏花会,主要还是为了女儿。

之前姜慧馨失踪,京里说什么的都有,虽然姜家对外说是女儿受伤去了江南养伤,但还是有人在背后嘀咕些不好听的话。有人说姜慧馨是被毁容了,无颜见人;也有说她是要被司侯爷退婚,想不开自尽了;甚至有人说她未婚生子和人私奔了。

姜家人一心着急找人也没心思对付这些恶心人的长舌妇,这下女儿安然无恙地找回来了,姜夫人觉得身体也好多了,一定要让女儿亮相,好好打这些人的脸。

姜慧馨被姜夫人带着试新衣服,挑选配套的首饰,还要抽出时间和紫甜讨论店铺的装修,一时间忙得团团转,接连几天都没摸着出府的机会。

姜大人和姜慧明这些天也很忙,人找回来了,积压在那边的公务也有心思处理了,姜父和姜兄天天拎着姜慧馨叫人准备的“爱心午餐”早出晚归,虽然忙碌,但还是都会挤出时间来和家人共进晚餐。

姜慧亮自从上次回来之后就又去了城外的匠坊忙碌,姜慧馨这天索性带着给他准备的午餐、糕点还有厨子这段时间做出来的各种拌酱去看他,她还想让小哥帮忙做两个更好用的烤箱,之前丰台城那个用是能用,但因为看不见炉里的情况,火候不好掌握,不熟练的人容易烤焦。

这还是姜慧馨第一次见到古代的“研究人员”,没有现代统一的制服和一层不染的实验室及器材,但脸上对研究的热爱和追求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