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道观期末考(106)

作者: 绿琮 阅读记录

老爷子那头有茶碗碰撞的声音:“疫鬼?你是说,要有瘟疫?”

“我会找到源头的。”许靖远回答。

那边静了一会:“靖远,有什么需要做的?”

许靖远闭了闭眼。他并不想把家里牵扯进来,但是,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一小次举动,都有可能改变进程。

“爷爷,关注一下桐市的动向。”

他相信这个城市,相信这里的人,也相信这个国家,为此他会做一把利剑,劈开那些魑魅魍魉。

作者有话要说:早上工作好忙,差点忘了放稿。

写到后面我已经不知道自己在写啥了,就……感谢还在看的人哈哈哈。

☆、王船

近海水汽浓烈,仿佛呼吸间都带上水珠。村庄里一片忙碌,几个大汉抬着纸竹扎成的如同真人大小的纸偶,将它们送上木制的大船。

不少外地来的游客围在一旁,有的拍照有的讨论,啧啧惊叹。

李素娘坐在一旁,看着游客指手画脚的模样就觉得来气。祭典祈福是非常严肃的事,这些人也不知道是从哪听来的消息,一个个跑来看热闹,还这么嘻嘻哈哈的,实在让人不快。

自从她认同吴兴德的观点,试着向外看后,村子里的人越发胆大,几个小年轻还策划着将村子变成民俗村,一有这些传统祭典就在什么网上发帖,招呼了一堆人来。李素娘觉得自己这些人简直成了被观赏的猴,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都掩饰不住眼里的好奇。

这次也是。

时临五月中,观潮村恰有送王船的习俗。

所谓王船,就是瘟船。旧时卫生条件落后,瘟疫横行,人们谈瘟色变,供奉瘟神。每到五月中,各村扎起船,在船上设有神座和供具。船有纸船,糊上五色绫纸;也有木船,大小和真船相差无几。如果是纸船,则扛着船游街,到海边焚化;若是木船,也不焚化了,只将船送入海中,任其漂没。

观潮村所制的王船是木船,长三丈,高二尺,放上纸扎的瘟神,个个凶狠狰狞的模样。周围围绕各种器用杂物,桅杆上装饰彩绸纱巾,看起来非常精致。

李素娘又看了一眼兴致勃勃的游客,觉得气闷,索性将脸扭到一边,不再去看。

村老来请她带领祭祀,她摆摆手:“你们去吧。”

村老知道她的脾气,也就不再劝,领着村民先在船头祭祀一番,继而拿起鼓槌,在一面锣上敲了三下。

船头船尾各站了四个年轻力壮的青年,听到锣声,齐齐喝了一声,将王船抬起来。

他们需要抬着王船绕村子走一圈,再将王船送入海中。

观潮村一村行送王船祭,规模较小。如果是在旧时,各个村社都出船,还要设醮大傩,排宴迎宾。等到送王船时,成群结队,锣鼓喧天,彩旗扬扬,喊呐喧闹。蔚为壮观。

但因为日子越来越好,瘟疫早不能威胁人们的生命,送王船这样的习俗其实已经很少有地方会举办。就连观潮村,基本也是几年举行一次,所有的花销都是村民捐的。

老人们不爱动,又走不了太远,后面的游街和送船出海也就交给年轻人去。因着有那么大一群游客兴冲冲地跟在后面,还胡乱跟着唱歌,看起来倒也是声势浩大。

远去的人群似乎带走热闹的气息,潮湿的空气越发让人心情抑郁。李素娘看着天空,无端地有种心慌感。

古榕上突然惊起飞鸟,尖锐的鸣叫划破长空,蓦地就多了份渗人的感觉。李素娘转身回了屋,到神龛面前掷杯。她如今供奉的是小龙王,虽然小龙王还未出壳,但这份微薄的信仰也是一点养料。作为回馈,小龙王偶尔也会给她回应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六小里,孔令窈抱着龙蛋站在校门内。英烈们一改往日的模样,成阵立在门前。那是战场上浴血拼杀出来的金戈之气,正气浩然,寻常鬼魅不可侵入。即便是最年幼的小南,亦是满脸坚毅。

孔令窈紧张的模样过于引人注意,何况手中还抱着龙蛋,课间在操场活动的老师和学生都忍不住看过来。有学生嘻嘻笑着私下说老师的幼稚,也有老师直接走过来:“孔老师,你在这做什么呢?”

孔令窈刚要回答,眼角瞥见一抹巨大的阴影,不由脸色大变。

“孔老师,你不舒服吗?”那老师看她脸色苍白,慌忙要扶住她,“是肚子不舒服?”所以带着个抱枕捂着?

孔令窈摇头:“没事的。”她不安地看了一眼门外,又转头看操场上蹦跳着的学生,“林老师,让学生们回教室吧。”

林老师说着:“这会上课铃还没响,叫也叫不动。”

孔令窈抿着唇。她听许靖远说来的是疫鬼,如果让它进来的话,那这里必然会成人间地狱。所以,绝对不行。

上一篇:鬼神事件簿 下一篇:九幽冥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