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衣泪(4)+番外

可是,如果家乡在江南,为何出京不往南走,偏偏绕到西北方来了?莫非是举家迁到了北方来?

女子说话间,又不自觉地望了一眼对面隔着炭盆,一言不发的“十三”,眼神似是有些闪烁,情绪起了一丝波澜。“十三”也显得反常,本来神色一片清冷的他,这会儿双眸却一直一瞬不瞬地盯着那女子,仿佛要穿透她的围巾,看清她藏于其下的面庞。

“敢问姑娘,家乡在何方?”巨汉开口笑问道。

“小女祖籍浙江,但六年前举家迁至大同,现今家人都在大同。”女子回答道。她回答进退有度,落落大方,看上去似是个读过书、见过世面的女子,哪怕身处一群陌生男子之间也不曾见她有丝毫畏缩。

“此去大同,山高路远,盗匪横行,光靠你一弱女子走过去,可实在艰辛。你怎的不寻个商行队伍同行,亦或寻个车夫兼程?”老道问道。他这问题问得很实在,因为这显然是目前女子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事出紧急,风雪又这般大,商队都不愿走。小女等不及,想着先走到东山驿,再碰碰运气。”

官有官道,民有民途。大明的驿站和转运所成千上万,飞报军务、传递文书、转运物资,乘送往来公差人员、朝贡官员,任务极重,根本不可能去接待往来的平头百姓。但因驿站四周人流往来,部分商行看重驿站所带来的人气,会在驿站四周建立起商人们的集散地和商驿,在驿站附近寻车马确实是最佳选择。

东山驿还要往西北行个二十里路,巨汉与“十三”就是从东山驿来的。

“姑娘,今夜着实不能再走了,我与我兄弟正是从东山驿来,大雪封山,路太难走,而且外头伸手不见五指,实在太危险。你还是好歹等到明日,雪停了再出发。”巨汉劝道。

那女子点了点头,应了一声:“多谢军爷提点,小女省得。”

这女子显然也瞧出了巨汉与十三的身份。

话说到此,一时陷入沉默。女子一路冒雪而来,鞋袜裤脚裙摆都湿透了,本该褪下来烤干。奈何这大殿之内都是男子,就她一个女子,实在不方便,便也只能捂在身上。只是她冻得狠了,身子都在不住地打摆子,眼瞧着再这样下去可能会得病。

这时“十三”动了,只见他站起身,将自己垫在身下的蒲团提起,放在了那女子身边,指了指蒲团,示意她坐上去。随即又把炭盆往她身前靠了靠,将披在自己身上的毯子递给了女子,然后做了个脱鞋烤火的动作。

女子有些发怔地望着他,半晌没有回应。

“呵呵,姑娘别怕,我这兄弟儿时调皮,下巴被驴踢过,总脱臼,所以戴个面具托着。他样子太清秀,戴个鬼面是为了吓人的。”巨汉猜测女子可能是被吓到了,于是笑呵呵开口解释道,“我兄弟要你把鞋袜脱下来烤干。”

巨汉的话逗得那女子笑了起来,一双美眸弯弯似月牙儿,着实动人,又让“十三”看得发怔。

“多谢军爷体贴。”女子受了“十三”好意,语音糯糯,酥人心扉。她倒也大方坐上蒲团,在毯子包裹下摘了鞋袜,斜搁在炭盆边烤干。

一室四人,除了两个北司缇骑之外,都是素昧平生,或长途跋涉一路辛劳,或受了寒苦身体虚弱,或年事已高昏昏欲睡,且互相看出各揣心事秘密不便与人说,也都不好开口打听。这会儿便都不说话,只是各自静然休憩。殿外寒风呼啸,殿内一隅也算暖意融融。只是众人各怀心事,这催人眠的暖意,也不能使他们安心入睡。不远处碧霞元君的泥塑在晦暗不明的光晕中显出诡异的面相,女子抬头时不经意瞧见,一时有些骇然,身子禁不住抖了一下。她下意识又望了一眼“十三”,恰逢“十三”也在看她,二人目光在半空中对上,那女子似是有些惶然,率先移开了目光。“十三”神色充斥着疑虑与猜测,满腹心事的模样。

这大殿还是大了些,聚不了暖,炭盆里的火也微了,寒意渐渐侵蚀而来。老道士打了个哆嗦,拿了铁钎捣了捣炭火,道了句:

“老道再去取些炭来。”

于是费劲儿起身,蹒跚着往侧殿走去。

也就几个弹指的功夫,忽闻侧殿方向,那老道发出一声噎在喉中的惊恐呼喊:

“甚么人……啊……”随即一声凄厉惨叫。

巨汉与“十三”当即弹身而起,抓起手边武器。巨汉大阔步往侧殿赶,十三却并未动,立在炭盆边,揪住那包裹长柄武器的黑布条一头,用力一抽,那黑布条当即散下,武器现形。这是一把十分罕见的双首刀,两头皆是散发着森森寒光的长月形刀刃,刀长约两尺,中间约有八寸长的握柄相连,整体形如蜿蜒长蛇。“十三”将双首刀斜提在手,隐然间挡在了那女子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