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幺儿的科举之路(413)

作者: 花开缓缓归 阅读记录

很快前来“探病”的众官员纷纷退去。

诺大的宫殿之内,只余下这两位站在皇朝顶端的掌权者。

此时这位垂暮的老者却是突然站起身来,拒绝了周边宫人的服侍,只扶着皇帝的胳膊一步步行至窗前。

窗外大雨倾盆,瑶瑶望去,只见碧玉池畔,一池的鲜妍花朵尽数零落成泥。耳边隐

隐传来一声叹息。

“这盘棋,朕已经下了三十多年,如今终于到了收盘的时候。”

一旁的天成帝眉目微动,张张嘴正想说些什么,却被一旁的太上突然打断道:

“皇帝你是不是想问,不过是几个清流世家,手中无兵,身上把柄未必少了。朕又何须如此大费周章,容忍他们几十余年?”

闻言天成帝不禁皱了皱眉。

“父皇英明睿智,心中自有沟壑,儿臣断无质疑父皇之意。只是……”

只是江南这么些年,吏治混乱,明明鱼米之乡,诸般才子逐竞风流之地,却是白骨森森,乌烟瘴气。想到当年所见,那一幕幕,如今想来,天成帝心中仍旧不是不介怀的。

太上哪里不晓得身旁人的心思,也不动怒。只沉声道:

“皇帝可知,那些个世家真正最为惹人忌惮之处是什么吗?”

不等对方回答,太上皇便自顾自的说道。

“是声望,是世代累积之下,于百姓甚至世林之间的莫大声名。是江南众士子百姓的无边信赖与推崇。”

天成帝闻言若有所思,太上少有认真的看着眼前之人,他这个儿子啊,皇家少有的讲究实在之人,于名望二字并非不计较,只是比之实际好处,到底还是少了份在意。也看低了这“声名”二字所能带来的莫大影响。

然人非美玉,孰能无瑕?太上对此并不恼怒,只谆谆道:

“皇帝你熟读史书,应该知晓,前朝嘉明帝在位之时,可谓大肆打压世家大族,极力扶持寒门子弟。短短数年之久,又有多少世家分崩离析?”

“然而鼎盛之时不过两代之久,那些个几经败落的世族复又卷土重来,眼前的江南吴家便是个中翘楚。”

不知想到了什么,出口声音愈发的悠远了起来。

“当年的吴家究竟败落到何等地步呢?诺大的世家只余一二子嗣零落的偏远支脉,万亩良田更是尽数归于朝中。然而百年不到,覆灭的高楼便又再次一跃而起。到了前朝末期,吏治混乱之时,于江南等地号召力更是远超朝廷。”

“待到兵戈四起,诸多士子百姓受其庇佑,更是只知世家而不知皇朝为何姓?只待一声令下,江南半数学子都要为其所使。若是揭竿,

必有数万民众为之响应。”

再加上对方百年来累积的财富人脉,卧榻之侧,又岂容他人酣睡?

想到数十年前那般艰难的处境,便是隐忍如太上,面上都带着些憋屈之色。

天成帝隐隐心惊,毕竟自他接触朝事之后,太上的种种手段已然发挥了成效,江南三大世家虽权柄赫赫,然而到底于清流,甚至百姓之中名望已然不复以往。

于江南而言,他之所见,到底还是乱像居多。反而为此忽视了其他。

天成帝默默低下了头,不禁为自己曾经的诸般埋怨心中羞赧。

父子两人遥遥看着外面狂风骤雨,庭前芭蕉淅淅沥沥,雨打之声叮咚作响。

“皇帝啊!真正传承百年的世家大族,几乎没有一个是从外面便可以打倒的,便是一时倒了,只要一息尚存,必将后患无穷。”

“归根结底,世家之祸,在其骨而非其之形,其骨不毁,其形不散!”

“但反而言之,当一个簪缨世家丢掉其累世风骨,毁掉其历代声明之后,便已然流于常俗,泯然于众世家中。”

暴雨声声中,太上一字一句无不重重的印在天成帝心头。

语毕,天成帝向前一拜。

“父皇教导,儿臣必当谨记于心。”

司马睿没有一次此现在更为明白,父皇一代明君,他要学的,还有许多。

就在父子两人行至塌前,准备就此次清洗行动促膝长谈之际,突然门外有内侍急匆匆来报。知晓这种时候,没有要事等闲不敢有人来。内侍很快便被请了进来。

“陛下,忠勇侯府来报,说是侯爷伤势过重,今早人便已经去了。”

啪,小太监话音刚落,只听一声清脆的声音传来,上皇手中茶杯重重滑落,滚烫的茶水顷刻间撒了一地。

吓得几位宫人立马诚惶诚恐的跪下,方才报信的内侍更是双腿颤抖。

天成帝有些担心的看了眼上皇,父皇与忠勇侯爷君臣相得几十余年,可以说父皇最信任的臣子之一,感情自是非比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