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云簇(73)

作者: 许道道 阅读记录

千姜尚在犹豫如何解释,胡大娘却已经将钱扔在她的脚边,脚底抹油地溜了。

亓筠是什么妖魔鬼怪吗,怎么周围的人都这么怕她?

尚在府内置办宴席的亓筠此刻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作者有话要说:卖婆:出入人家买卖物品的妇女。

☆、彭腿与草芥

胡大娘走了以后,千姜独自在这站了半天,尝试去来来往往的府内仆从中,辨别出几个认识的人,可这些人实在是健步如飞,一点停留的意思的都没有,哪里看得清脸。

千姜只好先行打道回府。

宋府这段时间忙得不可开交,原因无他,宋府的门客叶公顷带着五皇子和宋府的人潜进了沐雪源,总算将失踪数月的九皇子宿渊救了回来,登门道谢是肯定了的,虽然大家都晓得顺序得排在樊寄奴姑娘之后。

这是九皇子的一个癖好,每次出了远门回来,头一件事就是听樊寄奴唱小曲儿,连平日最喜欢的宋大小姐也只能靠边站。

要知道这九皇子平常是个冷淡性子,本来只是今上的侄子,却顶着皇子的头衔,不过是今上体恤其父代宗在“赤羽泊之变”前后护国有功,勉强留下的位子。可九皇子偏偏对这醉香楼的樊寄奴姑娘颇为青睐,众人皆猜想樊姑娘一定是有什么绝活,才能让九皇子如此念念不忘。

几个宋府的丫头即便是在搬花盆的间隙也不忘嘴碎几句,一边感叹九皇子风姿卓绝,一边说些不入流的话揣测樊寄奴,直到明月姑娘偶然路过,几个人才噤了声。

要说什么是众人皆愿闲话的,便是粉黛绮罗、吃花酒事。那边宋府的丫头刚刚谈论完,这边厢李匠人的铺子里又开始“昭京夜话”了。

千姜自然是插不了嘴,她正端端正正地坐在位子上,将圆凳修葺后出现的灰尘仔细地擦去,顺便立起了耳朵听起故事来。

越听她越觉得这昭京人的生活可比家乡人丰富多了,真是有意思得很,于是当李匠人安排千姜回画舫办事的时候,千姜连连点头,甚至涌现出一丝丝激动。

再次去画舫,千姜已经驾轻就熟,只是一路上的行人比前几日还要躁动好几分,码头周围还有不少乞丐围高声叫嚷,“天道不公,饿殍遍地,皇亲国戚还在穷奢极欲”云云。

千姜没逗留太多,回答了一句句盘问后,顺利登上了画舫。

画舫尚未开动,琉璃一片辉映着江上明月,岸边幢幢楼台灿若白昼。千姜手上拿着李匠人让她带过来的凳子腿,却无暇欣赏美景。

她牢记李匠人嘱托,一定要将凳子腿换回去,因为这一条是专门雕刻过了的。

可这画舫此刻人烟稀少,哪里有可以“接头”的人,千姜猜测,众人应该都去了画舫内部,因为那里正不断传来器乐之声。

千姜脚步轻柔地走向帘子旁边,演奏声越发清晰,有笙有笛有鼓有歇落吹打,可此时的声音乱如蓬麻,听起来有些难受,千姜揉了揉耳朵,过了一会儿,一正清雅的歌声传来,“郁鬯郁金合苏香,不知何处是故乡……”

像是有人终于将每样乐器声,糅为漫天疏星,洒落满船。这首曲子有些许熟悉,加上周遭美景,千姜竟不自觉淌下泪来。

“何人在此鬼鬼祟祟。”

身后忽然出现一人,握住千姜的脖颈便把她提了起来。

“我我是李匠人派过来修凳子的,不是坏人。”千姜赶紧解释道。

来人听见的她的声音,马上就松了手,千姜咚地一声落了下来。

“你是李匠人的学徒。”

“正是正是。”千姜这才发现原来此人是帮助了自己的商公子。

“都这个时候了,你就不必修凳子了,这里不是你待的地方。”商诀说着,又略一蹙眉,“这醉香楼的人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随便就放人进来了。”

千姜赶忙解释道,“不是,我给他们说了我是李匠人的人,有要紧事才过来的。”

相必是那天看着千姜与自己有交流,以为二人相熟,这才放她进来,也怪自己多管闲事,商诀想。

“你有什么要紧事?”

千姜如实相告。

原来李匠人此番修葺时,因为疏忽安错了一只彭腿,这对于视名声如生命的匠人李来说,是天大的要紧事,可对于附庸风雅的人来说,也不算什么大事,于是商诀赶紧让千姜下船,可千姜有些犹豫,二人正对峙呢,岸上突然传来阵阵惊呼,千姜循声望去,见方才在码头上叫嚷的人和看守的侍从们起了冲突,看样子阵势有些大,几位侍从已经在向商诀招手,请求支援。

见情势不妙,商诀没管千姜,只撂下一句“你自己赶紧下船”,便急急朝岸上去了。画舫外值守的人都随商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