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君他重生后又来找我了(202)

作者: 七抒 阅读记录

皇权更替,自古如此。

陛下登基后,稳朝堂固人心是重中之重。

这时候,帮他的是皇后的母家。

时任中书令蔡元裕提出了“举天下寒门之子”的号召,主张肃清朝纲,清正廉洁,重学子,行仁政。

先帝崩逝不过半月之际,举国哀丧之时,一道明黄的圣旨出了甘泉宫,陛下采纳了蔡元裕的上书。之后三个月内,驿马奔腾,新帝的旨意传遍了所有州府。

民心大固。

百姓沿街跪拜,叩谢盛世明君。

也是这样一道圣旨,彻底将文臣和武将的地位定得死死的,重文轻武。之后的许多年内,文臣立于武将之上。更多的人试图执笔写江山,那些真正能接触到兵书战略、受全面教导的人鲜有往军营里去的了。

如果没有这道圣旨,傅景渊如今不会面临这样一个大周。

武将匮乏,文臣自恃清高。同一级的官职,文臣就是凌驾于武将之上,寒了多少人的心。

反过来,不如此行事,陛下的皇位当年不一定坐得稳。

也是如此,蔡氏一族迅速壮大,他们一家本就是读书人,这样一来,蔡氏宛若成了天下读书人的领头羊。

也是因此,即便蔡元裕已经病逝,皇后的中宫仍然无上尊荣,蔡氏子弟仍然在六部各州担任要职。

这朝中,不少人都是蔡氏门客啊。

林宛安甚至已经想到别的地方去了。皇后会拿捏分寸,聪慧明达,假使一朝皇权更替,她膝下的大皇子做不成皇帝,她也能高高在上过一辈子吧。

陛下过来和皇后说过话便又折身回去了,皇后三言两语安排了众人,率先带着嬷嬷也下田去了。

良妃和淑妃自然是要下田浇水的,二皇子和六皇子如今争储,宫中的母妃今日当着百官一定会不遗余力表现的。至于其他后妃,位份不够,膝下无子,便到凉亭里歇着去吧。

林宛安看着那些娘娘们心不甘情不愿的走了,还颇有些羡慕。虽然吧,这种等级上的落差很难受,但要下到田里去委实更闹心好吧?

日头已经快移到正中去了,这时候晒的很呢,坐在一边赏景游玩还真是让人眼红呢。

阳光刺眼,晒得脸都不舒服,林宛安抬起手掌挡了挡发白的日光,再一次感慨早上的时候她怎么就觉得来田里活动活动就不错了呢?

二月里,就中午这会子热呢。

怕是猪油蒙了心吧。

不管心里再怎么想,小姑娘哀怨的目光再一次扫过农田之后,也提起裙摆下去了。

早点弄吧,早点干完早些休息。

还好皇后仁慈,给她分了块不错的地。这不错就体现在她这一小块地的尽头有棵树,树干粗壮,已经长了不少叶子,过去后还能稍微靠着休息下。

况且,傅景渊跟着皇帝,就在前头不远处呢。

后面一众太太夫人也挨个都带着伺候的丫头婆子下了田,心说楚王妃是个聪明的,对自己从来都上心着呢。

瞧瞧人家,现在头上就那么两支钗,清清爽爽,指定是方才车上都摘了。

再看她们,珠钗满头,压得脖子痛。在祖宗宗庙前头不能失了体统,同样的到了人前更不能落了下风,不越规越矩了,谁不是卯着劲儿打扮,就奔着华丽雍容去的。

人比人,气死人啊。

她有楚王妃的名号冠在身上,还是那样年轻出挑,做什么事儿都有底气。

跟在后面的夫人们三三两两议论过,也都收了声,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今日是正经场合,该做的事还是不能含糊的。

镇北侯夫人交代了几句下人看好三姑娘之后,又抬头看了看前方的林宛安。大抵是因为麻烦,所以她脱了罩在衣衫外的披风,只剩下那一身粉色的襦裙,身形纤细,沿着田埂慢慢的走。她身侧的两个丫头轮换着提着水桶,林宛安手中拿着木瓢一下一下的舀水。

更前头,楚王爷眼瞅着步子都慢下来了,再一会儿,俩人要碰到一处去了。

心说,还是命好。

年纪轻轻的,就已经这样了,这位楚王妃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啊。

她笑了笑,任由一个小丫头帮她挽好袖子,随后道:“我们也下去吧,都有点眼色,陛下和娘娘面前,万不可出了差错。”

说起浇田这件事,林宛安干了一会,觉得没啥意思,又干了一会,惫懒的劲儿上来了。她从前也去过自家的庄子里,对于耕作一事是有些了解的,但没想到干起来竟然这样累人。

尤其是一抬头发现终点处遥不可及的时候。

城郊这一片田占地不小,大致分了几块,皇帝带着几个近臣占了一块,余下的人便自己分,林宛安现在站的这一块正是皇帝他们的那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