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七零小炮灰(324)+番外

他们只要将这些布块装好,送到缝纫厂房去,那边的缝纫工人将布块沿着需要缝合的边缘缝合起来,一件成品就完成了。

效率极高。

“除了用冲剪机床,我们还能用电锯裁刀剪裁,这个一般适用于无法制作模具的布块形状,和部分无法使用冲剪机床的布料。”

电锯裁刀就是叶米刚刚听到的电锯声来源。

叶米观察了一下那边正在裁剪的布料,发现它只能使用裁刀的原因是那些布料太厚了,一层层叠在一起跟个大床垫似的。

目测有半米高。

而冲剪机床高度有限,没法塞进太高的布料层,减少布料的数量又会增加无谓的工作量,还不如使用裁刀方便。

但是看着那高速旋转的刀片,叶米还真的很怕操作的工人一个不小心,切了自己的手。

似乎看出叶米的害怕,助理先生还顺口安慰了她一句。

“没事,干这一行的,总是容易缺手指断胳膊的,我们厂里的伤残补贴制度很完善,而且高危工作的工资也会给得比其他工种更高,不用怕出事。”

叶米:???

她并没有被安慰到。

“哈哈哈……小姑娘别怕,他逗你玩的,能干这个的都是老师傅,手稳得很,我们手上还会带着护指套,根本不可能让自己被伤着。”

正在操作冲剪机的大叔看到叶米脸色都被吓白了,当即爽朗大笑地安慰她。

这姑娘看起来跟他闺女差不多大,可别被吓坏了。

叶米立即扭头瞪向助理先生。

助理先生无奈一笑:“抱歉,是我玩笑开太过分了。”

未免新同事再对此时揪着不放,他直接转移话题:“我带你去外销部,见见你同部门的同事。”

外销部在办公楼的一楼左侧办公室内。

这是一间比较大的公共办公室,但是里头只坐了两人,加上新来的叶米,整个部门总共也就三个人。

“这位是孙姐,你们部门的组长,工作上有什么不了解的都可以请教她,这位是业务员李芹芹,你的同事。”

“孙姐,芹芹,这位是叶米,许厂长新招聘进来的同事,你们好好教教她。”

助理先生给双方简单地做个介绍之后,就借口有事离开了,将叶米独自留在办公室内。

叶米也不咻,笑着和两位同事打招呼。

孙姐很客气地回应她,李芹芹则对叶米有些爱搭不理,态度冷淡。

这种情况下,叶米也只能选择先亲近态度好一点的孙姐。

作为组长,孙姐也确实有带领新人的责任。

她对叶米还算负责,先拿了一些从前的业务资料给她看,稍微讲解了一下,帮助叶米熟悉工作内容。

他们厂子现在的海外业务,只要对接的是一笔来自国外兰特家族的合作订单。

没错,就是前个月来访祖国的华侨团队。

看到这里的时候叶米还有些惊讶,在心底暗道一声好巧。

兰特家族在国外就是做服装生意的,他们这次回国寻找商机,除了想开阔国内市场之外,也想将部分服装的生产转向生产成本更加低廉的国内。

种花国制造是出了名的物美价廉,他们没理由放过这块大蛋糕。

来华一个月内,兰特家族便在各大纺织厂下了一笔不大不小的订单。

所有被下了订单的厂子都明白,这是兰特家族给出的考验。

先不谈价格如何,谁要是能将这笔订单完成得又快又漂亮,成品质量还高,那未来很可能就会被选定为兰特服装公司的长期合作对象。

因为兰特已经说了,他们主要是开阔国际销售市场,并不打算在国内开办自己的服装厂。

这其实算是对祖国的一种让利。

他们冲国有企业下大笔订单,只要能保证货品质量,他们给出的价格就不会很低廉,并且自己不会参与竞争,这就是变相地送钱。

工厂赚了钱,工人们自然也能得到更多的工资,有了钱的人自然会去消费,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国民GDP自然也跟着上涨。

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显然,红花纺织厂想要抢下这个大客户,就算不能拿下全部订单,至少能发展多出一个长期稳定的海外客户。

而有了一个自然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这样他们纺织厂也能逐渐从内销转外销,去多赚点外汇回来。

有了外汇,国家再想去外国买点什么新技术回来,也不会苦于没钱了。

仅仅一份资料,叶米就能从中看出无数商业联系。

她这几天上班都在一边学习一边熟悉工作,同时也对两位同事多了些了解。

组长孙姐今年四十多岁,是个经验非常丰富的销售业务员,曾经给厂子拉来了无数单子,工作效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