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茅草垛里的风筝(127)

作者: 小鹿幺幺 阅读记录

蔡大妮和程小东眼巴巴的等着豆包风干,蔡建国就把屏帘上的豆包全部摆好,空的屏帘拿进屋继续蒸新的豆包。

第一次锅出的豆包,都会被挑出一个,家里人尝一口,一是为了尝口鲜,二是可以评判豆包的好吃与否,在这个基础上做弥补。

“好吃。”

“好甜呀。”

蔡大妮和程小东一人拿了一个吃起来,嘴里还不忘评说。

蔡建国把最后一个捡完,随手拿着一个表面风干的豆包进去,陈莲花他俩一人一半。

“今年的豆馅是真的甜。”

蔡建国吃了一口,也同意蔡大妮的想法,吃着豆馅说着。

“好像不够粘,你去把剩下的粘米拿来,我揣里面点。”

陈莲花不仅尝了馅儿,又仔细的吃了一口豆包风皮,总觉得缺了点粘度,粘豆包不粘,还叫什么粘豆包。

“我觉得挺好吃的。”

“我也觉得是。”

“你呢?”

正想往里面加粘米,地上的两个孩子异口同声的都说好吃,陈莲花的动作停下来,看着蔡建国问着。

“我什么?”

蔡建国只顾着吃豆馅儿,都没好好听他们在说什么。

“好吃不,有啥想法,你要说好吃,我就不放粘米了。”

蔡建国抿了抿嘴,又仔细想了一番,赶紧点着头,指着陈莲花手里的粘米,示意她往里面再放一点。

“对了,今年还得给张老他拿点,那老头可喜欢吃粘豆包了。”

蔡建国说着,三口两口的就把粘豆包都吃了,蹲着外屋地继续烧火。

程小东和蔡大妮都尝够了新鲜,在外面堆着雪人,打起了雪仗。

也不知道谁家放了爆竹,砰的一声,把蔡大妮和程小东都吓了一跳,接着两个人又相视一笑,捏着雪球互相追逐。

炊烟袅袅,豆包鲜黄浓香,两个孩子在院子里追逐欢笑,陈莲花坐在炕上,目光瞥了一眼山坡,心里暗暗的松口气。

文凤啊,你都看到了吧,你的儿子,在我这儿挺好,比起夏天的时候,他还长高了不少,胖了不少。

灶坑里的火苗正旺,映在蔡建国的脸上红彤彤的,蔡建国看着火光出神,至于他在想什么,没人知道。

第121章

从村长家里出来,蔡建国没有回家,站在路口点了烟。

今儿是腊月二十三,小年,村子里的爆竹声都没有断过,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

眯着眼睛看着远处,蔡建国的眉头皱的很紧。

这都是乡长的主意,说乡里几个村的名字寓意不好,难以脱离贫困,也就找了几个典型改名字,果然,改完之后都陆续的日子好起来。

村长的话在蔡建国的脑海里回荡着,猛地抽了几口,就把烟扔在雪地上。

这都啥狗屁逻辑。

新中国成立都快三十年了,怎么还带头搞这些封建迷信的事。

还是乡长!!!!

想到这儿,蔡建国心里就是忍不住的想骂娘。

“大国,小年不在家烀肉,在这儿吹冷风啊。”

说话的是德叔,他看着蔡建国站在路口半天出神,也就拄着拐出来。

德叔这人高寿,过了年九十八,身子骨硬朗,拄着拐四处溜达,牙口齐全,脑子活络,根本不像近百岁老人。

“德叔,这么冷的天,你还出来溜达啊。”

蔡建国看着德叔走过来,赶紧过去搭话。

“这不是看你在这儿站了半天没动,我就出来看看。”

“我没事儿。”

蔡建国一听,这德叔是担心自己,不禁笑了笑说着。

“村里改名的事儿现在闹的人心惶惶的,我知道你不信封建这套,这事啊,由着他们闹吧,你别掺和,你也别恼。”

德叔找了个石头靠着,身上穿的棉袄都是棉花的,根本不觉得凉。

“我知道。”

蔡建国听着德叔的话,点了点头。

“我是经历过多少事的人,动乱,战争,都挺过来了,有幸在这新中国还能活个把十年,我这一辈子也算知足了,至于那鬼神,信则有,不信则无。”

德叔的眼神深邃复杂,脸上的皱纹都是岁月的刻痕,饱经风霜的老人,站在蔡建国的面前,他瞬间觉得自己稚嫩了几分。

“那你信吗?”

我不知道什么驱使让蔡建国问出来的这句话。

“我?”

德叔拄着拐走了几步,停下来叹口气,指着不远处的玉山。

“我年轻的时候信,那个时候觉得,我们是有神仙保佑的,可就是在那儿,我亲眼见着游击队五十多个人,被鬼子打死在那儿,那个时候我心里想着,神会救我们,可是没有啊,以前烧香拜佛,啥用没有,到头来还不是靠着人把小鬼子赶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