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河西去(50)+番外

作者: 月七归 阅读记录

长琴奶奶:“我就不拿了,都是自己家人,谁吃不都一样?等以后我们缺吃了,哥给我们的我们再要,这点东西,哥就拿着吧,大冷天地一趟趟跑,全靠哥操心,哥要是不收,我还怎么好意思上门来找?”

沈现年依旧朝前递,“这不就见外了?帮忙还不是我一个当哥的应该做的?快拿着,还有孩子呢,拿回去给孩子吃,我和你嫂就两张嘴,不缺吃的,快拿着,万一上大席,得用粮。”

沈现平:“拿着吧。”

长琴奶奶把那袋粮提在了手里,拎着长琴凉冰冰的小手,在大爷爷的目送下,出了沈现年家门。

彼时,夜色已深,已入深夜。

月牙儿高高悬挂在如墨长空,静静地俯视大地子民,万家灯火,是否就是自己光亮的模样?

二老一小过了河,走上东西大道进了胡同。

村子里的人大多睡了,路上无灯火,四处静悄悄的,唯有脚下的步子,在这夜色下,发出清脆的响声,还有不知谁家的犬吠声,绕着胡同阵阵传来。

“咳、咳。”沈现平走在路上,咳嗽了几声,最近抽烟过多,老毛病了,明明是咳后的喘,长琴却仿佛从中听到了,对世事无奈的哀叹。

“明天,你去找下老二,把这件事说说吧。”长琴奶奶拎着长琴,低着头说道。

她一步步走着,目光虽垂在铺满夜色的路上,却有些失神。

沈现平简单一声应答,没有多话。

“奶奶,我明年要上学了吗?大奶奶说,我过了年,就该上学了。”沈长琴抬头看着奶奶问。

吴月躺在炕上,对长琴说这话时,长琴奶奶听到了,但当时,她只一心顾虑着满月席的事,并没有多想,更没有想到,长琴会把这件事情,拿出来再问一遍,“对呀,长琴过了年就7岁了,7岁就得上学了,要是不上学,将来就会和奶奶一样,斗大的字不识一个,长琴好好上学,等将来长大了,才有机会,去更远的地方。”

“那奶奶想去更远的地方吗?”

“当然,奶奶想去啊,可惜奶奶老了,走不动了,奶奶想去的那些地方,等将来,长琴替奶奶去好不好?”

“嗯,可是我看到的奶奶看不到,这怎么能代替呢?”

“长琴说给奶奶听,奶奶不就能看到了?”

经奶奶一说,沈长琴幡然醒悟,点了个头,“嗯,也对。”

长琴这般大小,正是不知人事苦恼的时候,她一路蹦跳地回了家,心思无忧。

沈现平一路垂头,半个字也没说。

拾掇好炕,倒了点热水给长琴烫烫手,打发她睡下之后,老两口举着蜡烛来到东屋,开始盘算下家里的粮。

从发粮后,玉米没怎么吃,倒是可以来一盘煮玉米粒,虽然,进了寒冬腊月的玉米都已老干,按一个玉米一盘菜来算,则需要十八个玉米。

沈现平把筐里的玉米全都倒出来,长琴奶奶举着蜡烛仔细数了数,十八个尚还有余。

“够了。”

把玉米棒子挨个装进去,老两口望着墙边放着的半筐芋头和花生果子发了愁,一眼可见的量,根本不足以支撑满月大席。

沈现平伸手,想去解开袋子,被长琴奶奶拽着衣袖阻止了,“别解了,不够。”

“不够怎么办?亲家不松口,难道就认着她在我们家门口闹?唉。”沈现平说着,倚着那筐芋头,瘫在地上坐下来。

这也是长琴奶奶的心里话,恨儿不成器,怨自己教导无方,如今,说什么都已无用。

原以为,忍受了春时的堵门大骂是结束,原来,生下娃后才是开始,老五犯下的错,终究免不了当爹当娘来担负。

院子里,呼呼一阵冷风刮过,几丝丝风气儿刮进狭窄又黑暗的东屋,扑在二老身上,纵使凉了半截的心,也一丝温暖不存。

沈绪亭吃过早饭,匆忙到了爹娘这询问情况,连带着刘秀梅后脚跟着赶来。

“娘、娘。”刚迈进大门,沈绪亭就开始喊,长琴奶奶正给长琴梳头,抬头的功夫,沈绪亭也进了屋,“娘,我大爷昨儿晚上商量的怎样?”

长琴奶奶为长琴编着头发:“还能怎样?他家不同意,坚持大席,昨儿你爹说,不然就上席算了。”

沈绪亭:“那哪行?他说上大席就上大席?他家说了算还是我们说了算?有必要吗?事对事,人对人,咱能不能把两件事分开,这是要出人命的!他家分明就是要把我们往死路上逼!”

☆、赔罪

长河西去第27章

“你喊什么?这事本就是我们的错。”邻里只一墙之隔,稍微大点声便能听见,长琴奶奶见他越说越激动,便没好气。

这时,刘秀梅也随后进来,在大门口还没进门就听见自己男人喊,加上长琴奶奶这声责怪,随后进来的她看看两人,小声问了句:“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