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岂曰海棠无香(44)

作者: 狸花猫小姐 阅读记录

“是,小人遵命。”

三人来到太清楼中,这时节,哪里还有海棠,早都结了果了,元齐自然也不多看一眼,直直地就往后面如意的房中而去。

方这时,小菊和玳瑁正在如意屋中看着,怕她有什么不便之处好招呼。

却惊见陛下进到屋中,也无人通传一声,吓得跌跪在地慌乱行礼。

如意在床上听得声响,知是元齐来了,忙咬了牙转头向墙,闭目,假装睡过去了。

元齐并不理会二人,径直走到床前,却见如意趴伏床上,侧头向内,双目紧闭,青丝凌乱,脸色煞白,似是昏睡了过去。

见此情景,元齐到底还是心烦意乱了起来,伸手欲查看伤势,终觉不妥,只得又放下手,问二宫女:“伤得如何?”

小菊低头答到:“破溃多处,余者皆青紫。”

“请医女瞧过了吗?”

“宫女皆按症拿药,并无问诊。已拿了金疮药上了。”玳瑁答到。

魏元齐看了王浩一眼,并未说话,王浩自知有失,饶是吓出了一头汗。

元齐又端起床边桌上的一碗汤药,发现已经冷了:“药为什么不喝?”

小菊只得照实答道:“如意喝不下去……”

元齐不语,放下碗盏,对门口的刘女史道:“梨花,太清楼里现没了管事的,你这些天先搬过来暂代一下。”

原来那特地叫来的刘女史不是旁人,正是梨花。

梨花含着泪称是。

“做好你的事,别整天哭哭蹄蹄地败兴!”元齐又扫了一眼地上二人:“你们也是,倘或出了什么岔子,谁也别想活。”

走出门外,立刻便向王浩道:“换御用的药,就是给先帝特配治箭疮的。”

王浩称是,立刻着人安排医女上门诊查,并重配了御用的上好金疮药。

此番风波,处罚之重,六宫之人皆惊惧。宫中之人皆言,陛下那日盛怒,痛杖了宫女梁氏,哀嚎之声连会通门外都能听见,梁氏昏死了三日,多亏神仙保佑,才好不容易捞回了一条命……

消息传遍了六宫,到了庆寿宫中,张太后哀叹了一回,叫人送去了两根千年山参。向壁上老君像上了三柱香,又祷祝了多时,然后对李司言说到:“朱砂,隔日,你传话回太师府中,请老太师留心朝中尚未娶亲的世家公子,要择人品贵重,年纪大些的……”

消息出了后宫,传到了前朝,又变成了:圣上因后宫小事盛怒,下旨杖杀宫女梁氏,多亏众人求情,梁氏才勉强抢回了一条命,生死尚不可说……

引得朝中之人如安平王等皆忧心焦虑,私向禁中打探消息,余者多位重臣也皆议论纷纷。

这日朝罢,宰相崔涛求见延和殿。

“崔相今日见朕,有何要事?”

“朝中之人皆传陛下下旨杖杀梁氏,至今生死未卜,可有此事?”

“梁氏犯了宫禁,司正局按宫规小施惩戒而已。”元齐皱了眉,这都是哪里来的谣言……

却不想,那崔涛跪倒在地,满脸忧急之色:“陛下,老臣一心只为大魏社稷,陛下若有什么事,可千万别瞒着老臣啊……”

元齐只得道:“是朕打的,但并无大碍,相国你何至于此,快起来吧!”

“不知那梁氏所犯何事,引陛下动怒?”崔涛追问道。

“梁氏与宫人斗气,失手殴伤。”

“如此小过,陛下还要亲自决罚?可有其他缘故?” 崔相深知陛下绝不会因一点小事而如此震怒。

“本就是小惩大诫罢了,这是朕的家事,相国也要理论吗。”元齐皱了眉头,有些不耐烦,自不会把那殿上之事说出。

“陛下,请容老臣斗胆进言!当年大梁宫变之时,臣就谓先帝和高祖,当断不断,必留后患。奈何高祖仁慈,又听那陈甫等人言,终留下这祸患。”崔涛迟疑了片刻,还是把劝谏元齐的话一股脑都倒了出来:“想先帝驾崩之时,梁氏私去通告藩王,那是何等样的罪名?朝议结果也不过是抄没。时至今日,陛下却要于禁中杖杀之,实为下下之策啊。”

“朕没有要杖杀梁氏,传此言者,皆是别有用心之人!”

“是,陛下,人言可畏。梁氏一个妇人,又在陛下近前,能起什么风浪,偶有小错,陛下又何必动怒,反落了人口实。说到底,就算梁氏某日病重,陛下也得先把她移出宫去,才好不叫人议论……”

“相国一片心意,朕知道了,外头的谣言俱为不实,如何平息,就全靠你了。” 魏元齐心下烦躁,遣走了崔涛。

双手抱颈,半仰着头盯着门框看了一会儿,长吁了一口气,看来朕要真杖杀一个宫女,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又对王浩说到:“如意伤好之后,选她到福宁宫来伺候……”

上一篇:百闻不如一贱 下一篇:入骨相思知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