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夫人日常(4)

作者: 晨晓茉莉 阅读记录

“也不知道你还记得不记得,但我可是没忘的,她那个女儿即便千好万好可是唯有一点娘是不满意的,就是……”

“娘!”

曾淑越听越不像,再次打断了她的话,“这都是没影儿的事,我从没听祖母提起过。再说了人家真表妹已经定亲了,上回不是来信了吗?未来的表妹夫才高八斗还是个小三元呢,和真表妹郎才女貌很是般配。”

“我们还是说回二哥吧,娘您挑的二嫂是不差,但若是把三表妹接来,你让未来二嫂怎么想啊?”

“哪个正经的人家会在家里还有没成亲的爷们的时候,把表妹给接来的。”

曾淑心疼地看着田氏,“我不相信您不知道外祖母的心思,她是瞧上二哥了呢,就像当年瞧中大哥一样,要是一个不慎二嫂换成了三表妹,也陪送两百两的嫁妆,您的脸面往哪搁啊……”

嫁妆才八百两是田氏一辈子的心病,曾淑这一下正中软肋。

只要一想自己给儿子娶了个两百两嫁妆的儿媳妇,亲朋好友议论纷纷的模样,还有老太太那不屑的眼神,田氏的小心思全都不翼而飞了。

她当下便一拍大腿,狠狠道:“不接了!还接什么啊,接了我在这个家里头就更没地儿了!快,乖女儿你快替娘写信回了你外祖母!”

**

曾淑劝慰完母亲,看着她把抹额一扯,下了床风风火火地要去厨房给她炖肉吃,于是便领着人回到正房陪祖母喝茶。

祖母邹氏是一个睿智的老太太,她是曾淑祖父尚未考中举人时迎娶的继室。生有一儿一女,就是家里的二老爷,大姑太太,不过如今这一儿一女都不在她的身边。

曾淑的二叔性子活络,考中进士后在京城某个衙门里待了三年就不耐烦了,然后靠着岳家的门路外放到江南做官,至今已有五年光景。他自己休假少不常回来,但是年节以及老太太寿辰是次次不忘的,每回都会派人送妻儿进京,连带着还有一车又一车的丰厚节礼。

至于曾淑的大姑,很多年前就已远嫁南方,自亲家刘老太爷致仕那一年两家见过之后,至今已有差不多十年没上京了。

……

邹氏的院子里空落落的,丫鬟们都不知道躲去了哪里,曾淑脚步轻快地走到门口,正欲开口却听得里头传来祖母刻意压低的声音。

“……送个刚及笄的姑娘来,打量着谁不知道呢,当初老大到了年纪就送了个大姑娘,如今老二到了年纪就送个三姑娘。”

“……感情这是把当年的事给忘了。”

“全家除了个老的外全都是白身,最拿得出手的就是秀才孙女的名号。”老太太的语气里充满了不屑,“就这样的家世、这样的教养还想做曾家孙媳……总是仗着往日的情面……没脸没皮……”

曾淑站在了原地,听到里面继续说道。

“老太太,田家这几十年就出了曾家这一门贵亲,想着亲上加亲也是人之常情。”这声音是曾淑熟悉的,伺候了邹氏几十年的徐嬷嬷,她语中带笑地继续说道。

“您也别操心了,您如今给挑的这两个孙媳都是好的,往后也就好了,妻贤夫祸少,大爷和二爷以后也能和二老爷家里的三爷、六爷相互扶持。”

“那当然,”邹氏有些得意地道:“田氏以为二儿媳妇是她选,但其实是我早就相看好的,田家的女人,再别想进曾家的门!”

……

“祖母——”

曾淑加重了脚步,等不及身后的丫鬟动手就自己掀了帘子快步走了进去,高兴地道:“我回来了!”

屋子里,邹氏着一件褐色缎子做的衣裳,额头戴着同色上镶红宝石绣着吉祥纹的抹额,正懒懒地歪坐着一边身子剥荔枝吃。

徐嬷嬷的手里则拿着一柄竹制的鸡毛掸子,正扫着多宝架上的落灰。

两个老人看到曾淑回来脸上都露出了笑容,邹氏更是乐呵呵地朝她招手,“回来了,都和你娘说好了?”

“都好了。”

曾淑上前几步在祖母旁边坐下,眨眨眼,“我跟娘说三表妹来了得她出嫁妆才能嫁得出去,还有若是她和二哥看对了眼,那可就难办了。二哥错失一门好亲事不说,三表妹身份太低也配不上二哥。”

“然后娘就醒悟了。”

“我刚刚替她写了封信给外祖母,拒了这事,还跟外祖母说请她老人家多费心再给三表妹寻门好的亲事。并且让人从库房里收拾了四个箱子送过去,说是我娘给三表妹的添妆,如此也就了了。”

“这样就好。”对于曾淑的处置,邹氏满意地点头,“请神容易送神难,田家三姑娘那身份不上不下的,来到京城就只是你爹的外侄女,这样的身份若没有侯府抬举连个举人都嫁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