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至死不渝(61)

她很有点惭愧,便东扯西拉聊以解嘲:“你在--写什么稿子?”

“噢,高等教育方面的,杂志社那边等着要--”

她听说“高等教育”几个字,就一厢情愿地认为他写的是有关他自己教学实践方面的东西,随口恭维说:“看来你还挺有教学经验的--”

他一下就猜出了她省掉的几个段落,声明说:“我写的不是教学实践,而是高等教育理论方面的东西--”

她只好继续解嘲:“我太孤陋寡闻了。但是你--不是学政治的吗?”

“本科是学政治的--”

他又吞了半句,但她猜得出来,下半句就是“研究生改了专业”。她觉得她现在比较适应他的说话方式了,心里有点得意。她一直比较佩服那些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人,不管是什么报刊,什么杂志,只要是名字变成了铅字的,在她心目中都很有份量。她见他要赶稿子,就不好再打搅了,赶快收尾:“那你忙去吧,我不打扰你了--”

如果他现在改口说“不忙”,要跟她在电话上多聊聊,那就说明他对她有点意思了,但他很慡快地说:“好,那我挂电话了。”说完,就挂了电话。

她有点失落,但很快就原谅了他,跑到学校图书馆去,找到高等教育那一块,发现这方面的杂志不多,便找了几本翻起来。还真是不翻不知道,一翻吓一跳,卓越的名字还很出现了几回呢,大多是跟一个姓魏的人一起写的,而且大多是姓魏的署名在前,卓越在后,有时还有好几个作者,看上去象是卓越在 K 大读书时跟导师一起写的东西。

这下她对他的敬佩油然而生,以前还只觉得他运气不错,考上了K大,因为“运气”是她对高考结果的唯一解释,但现在看来他还不止是运气好,而是才运俱全,既有才气,又有运气。命运这样青睐的人,你没法不青睐。

她突然想起好像黄海并没发表多少科研文章,可能是黄海没谈起。她跑到黄海的专业那块去找黄海的文章,但那个专业的期刊杂志太多,无从找起,只好作罢。考虑到黄海花那么多精力在社会调查上,没科研论文发表也很正常,但她对黄海的敬佩就没法“油然”而生,多多少少有点把他放进“运气好”一类里去了。当然她自己也没什么科研论文发表,但她把这归罪于 C 省师院这块破牌子。学校没名气,老师没名气,上哪去发表东西?

她看了一下卓越写的文章,不得不在心里老实承认:看不懂,也没兴趣,毕竟不是小说,又不是自己专业的,哪能提起什么兴趣呢?但是看见卓越的名字印成铅字,文章收进学术杂志,摆放在学校图书馆的架子上,哪怕除了她就没第二个人看,还是令她肃然起敬的。学术文章嘛,就是没人看的,如果读者挤破脑袋地跑来看,那还叫学术文章?

进了一趟图书馆,卓越在她心目中的形像很不一样了,一个学者的形像就牢牢竖立起来了。回过头去一想,卓越还真有点学者风度,跟严谨他们就是不一样,跟同是名校生的黄海也不一样,黄海给她的感觉仍然是个学生,而卓越给她的感觉就是一个学者。“学生”“学者”一字之差,但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层次,这个“者”字,份量好重啊 !

这让她有点惭愧,人家卓越这么忙,有这么多正经事要做,能抽点时间出来帮她已经很不简单了,她还在那里胡猜乱想,给他添麻烦,好像太幼稚了,太不成熟了。不知道他会不会讨厌不成熟的女生?

那几天,她就没再打搅卓越,而是静等他写完了稿子再来跟她联系。每每想到他,她的眼前就出现了一间小屋,里面乱七八糟地堆满了各种书籍和报刊杂志,卓越手握一管毛笔,坐在一个书桌前写字。虽然仔细想来,“手握一管毛笔”有点文不对题,“一间小屋”有点勉强,“乱七八糟地堆满书籍”也不是必然,但不知道为什么,她一想到卓越在写文章,脑海里就浮现出这么一个画面,一定得是一管毛笔,而且一定是一间小屋,又而且书籍一定是乱堆着的,好像不是毛笔,写的文章就不学术;屋子大了,写出的东西就不紧凑;书籍放整齐了,思维就会受到禁锢一样。

但姚小萍就不管他“一管毛笔”不“一管毛笔”了,不时地跑来问石燕:“喂,你跟卓越谈了我们俩换工作的事没有?”

上一篇:三人行 下一篇:想爱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