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逆袭成男神(155)

存诚:“没有。估计还在路上。”

“嗯,料想俄国也不会放过责问大清索要好处的机会。”

季言之勾唇嘲讽一笑,随即道:“给朕记住了,这事儿的责任不在于大清,而在于俄国大使个人。皮绷紧点,骨头也硬点,别见了一个番老就头皮发麻骨头发软。”

被暗讽刺骨头轻,见了外国佬就想跪的礼部尚书、左右侍郎们:“……”

季言之:“别说朕说话难听。朕年龄小,还学不会你们文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那一套,如果俄方发了公函责问来清的俄国大方为什么会遭遇不测,你们礼部的官员切记不要为了表现你们的‘礼貌’,对俄方的一切责问都默认了,老老实实的将俄方来使的死因公布出来,相信依着大清和英法等国的友谊,一定不会任由俄方责难大清的。”

季言之提到‘大清和英法等国的友谊’之时,笑得特别的讽刺,吏部尚书绵森偷偷一望,心头就下意识的打颤。这与年龄无关,而是……

绵森甚至有种感觉,自己看到的一汪深不可测的寒潭,如果不照着他所说的话做的话,估计没过多久,阳奉阴违明显想欺负小皇帝年龄小的人都会倒大霉。

不说其他,最起码也要落得阖家上下,为小皇帝名下产业发展免费终生劳动的贡献的地步。

季言之笑了笑,突然提高了音量:“朕说的,你们都清楚了吧。”

在场的六名官员一起起磕:“回万岁爷的话,奴才们都清楚了。”

“既然清楚,那就跪安吧。”季言之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朕目前还是个孩子呢,要有充足的时间吃好睡好,才能长得快。”

季言之话都说到这个份上,礼部、礼部两部尚书连同左右侍郎还有什么理由赖在养心殿不走呢,当即就跪安,冷汗津津的离开了养心殿离开了紫禁城。

当然了,依着大清这届官员们的尿性,免不了背后唧唧歪歪的议论季言之年龄小小,却越来越具有威严,说不得真的能够像圣祖康熙爷一样成为中兴大清之主。

马屁拍得啪啪响,中间自然也免不了夹杂一些不和谐的话语。

季言之并不知道这些,就算知道了也懒得多加理会。他们口中的圣祖康熙爷到底是咋样的货色,作为曾经多次在清平行位面世界生活的霸霸来讲,会不知道吗。可以说康熙那家伙前期还好,但是后期算是把他四儿子雍正给坑惨了好吧。

完全一副烂摊子,雍正帝全年基本无休,才在临死之前给儿子乾隆留下了国库千万银两的遗产。

结果……他妈眼瞎,选了继承人太过败家,在紫禁城花天酒地不算,还一个劲儿的舀国库银两天南地北的浪,可以说只他一人,就在华夏的大江南北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动人传说’,据香艳无比的野史记载,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其实并不是特例。

想想清朝历任皇帝的‘丰功伟业’,季言之就一阵的脑壳疼,见过坑爹坑娘坑祖宗的,就没见过这么坑子孙后代的。

第69章 清穿之风雨同治(07)

反正想起其他祖宗们‘造的孽’, 季言之就是一把辛酸泪, 还流不下来。

都人干事?

留下满是窟窿眼,到处都要修补的破烂大清,就不怕下了地府被努尔哈赤、皇太极齐齐联手, 按在地上使劲的摩擦吗?

季言之摇摇头, 继续进行补窟窿眼的工作。

俄国大使因桃色纠纷死亡的事经过多日的发酵,早就已经闹得沸沸扬扬。

特别是京师同文馆的学生,好多都像有病似的, 以标准崇洋媚外的口气要求大清政府给俄国一个交代,免得引起两国纷争。

这样的说法越传越广, 最终传到了季言之的耳朵里。季言之连暴躁都懒得暴躁了,不过是一群自以为是, 接受了新式教育就向往他国忘了自己祖宗是谁的家伙而已。

季言之懒得跟这种人一般见识,又不想白眼狼得了便宜还卖乖。干脆就下令让稽查卫的人‘送’向往外国生活的白眼狼全部出国, 并革令他们‘活到老学到老’,一辈子都在异乡他国学习,到死都不要回来。

可以说季言之的这一手,让整个京师同文馆哗动,想为那几个‘敢问天下先’的读书人说话吧, 又怕神鬼莫测、脑回路明显和他们这些读书人不一样的小皇帝给他们同种待遇。

别看他们总是提倡以礼待人,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恨不得托生成为外国人一段时间, 实际上对于外国还饮毛茹血的饮食习惯十分的不习惯。季言之的‘送’之所以用了引号,就代表着赤条条,身无长物的滚去他们当成亲爹捧着的外国。

这个时候的读书人, 大部分都是那种颇有资产,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只知道读书的废物点心,可以说他们被‘送’往异国他乡后,等待他们的只能是穷困潦倒,身死都不能回到祖国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