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科举奋斗史(78)

作者: 尾桃花鱼 阅读记录

这还算简单的了,接下里只有更偏没有最偏。

“观从谓子干曰:不杀弃疾,虽得国,犹受祸也……”

对比着其他人的虚脱,赵青昭就显得从容多了。毕竟考记忆力的话,他是完全不会输的。赵青昭写的行云流水,不多时就把贴经和墨义做完了。

同考场的学子眼眼睁睁的看着赵青昭又翻过了一页,心态实在是崩不住了。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题目很难吗?还是说其实题目本身还是简单的,只是恰恰考的都是我不会的。

下一章他要做的是算术,毕竟算术对于他来说还算简单,不费什么时间,做好了就可以好好的写诗了。

算术考的倒没有那么复杂,是根据《九章》里面的典型题目改编的“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翻译过来就是:现有一水池一丈见底,池中生了一颗芦苇,露出水面一尺,如果把它引到岸边,正好与岸边齐平。问水有多深,芦苇有多长。

赵青昭默默的将水深和芦苇长在脑中换算成x和y。不多时,赵青昭就得出了答案,并把过程誊写转换为古文。

最后要写的是诗赋,不多就一首,写景。不管什么春景秋景还是雨景雪景都可以,只有一点得用上“新”和“人”两个字。

赵青昭看到这个题目倒是笑了笑,这个级别的诗赋,是乡试的考试题型。白鹭书院也是很敢出啊。他前些日子倒是研究过乡试的卷子,不过这样的诗赋,他也就做了一两首还都不是写景的。

赵青昭之前思考的时,已经有了一些雏形,他提笔将它写了下来,同时修修改改,使它更工整,更押韵。两刻钟后,赵青昭将它誊抄了下来。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写完后,赵青昭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确认再无不妥之后,赵青昭就交卷了。

同考场的考生十分的绝望,为什么别人可以轻轻松松的交卷,而我使劲的冥思苦想都做不完。

散场之后,两两考生就开始讨论起来了“你知道吗。我们考场有一个人”“对,没错就是他”“提前了半个小时交卷,还写的满满当当的”“……”“……”

赵青昭吃完午饭就去小憩了。下午的题量更大,他还是好好的养精蓄锐吧。完全不知道自己在白鹭书院众多考生心目中留下了多大的阴影,甚至关于他的传说还在飞速的流传着。传说的核心内容就是----那些年和学神同一个考场的日子下午考的经义、策论和杂文。虽然题目多但总算没有那么变态了,只是更多的涉及到了民生。像黍米几何,何时种稻等小陷阱曾出不穷。不难,就是写起来很费劲。特别是对于那种不知民间疾苦的富贵公子。

不知民间疾苦的富贵公子们:这是针对,绝对是针对!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的诗出自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以后都是下午六点更新,加更除外

谢谢小可爱们的支持(*^▽^*)

(.)比心

第41章

赵青昭交完卷就回家了,七日后放榜,放榜第二天也就是八天后继续最后一场,到时候只有通过了这一场的学子才能参加。

赵青昭决定明天好好休息休息,毕竟这么大的题量也挺累人的。

第二天,赵青昭刚吃完饭就听人传话,说是李树携其妻子来拜谢。赵青昭挑了挑眉,这小子挺上道的啊“将人请到大堂,我稍后就来”他还真想看看这成了年的天生神力是什么样子。

赵青昭换了一身衣服,确认没有什么不妥之后,他就去大堂了。

见到真人之后,赵青昭总算知道,风绪为何说有七八分的可能。这块头,你说他没有劲,别人都不会信。

李树脸上长了一双虎目,不笑的时候,不怒自威。笑的时候,就很憨厚。赵青昭,心里暗啧了一声,赵景行这货长大了,不会也是这样吧。简直不能想象啊,赵长松大概会哭吧。

赵青昭径直朝前走去,坐到了大堂上方。赵青昭转身时发现两人都站着,心思一转便伸手做了个请,道“两位,请座”

两人闻言,坐了下来。赵青昭喝了一口茶,暗中打量了一下李树,见他虽然有些紧张但是却并不局促。心里就有了数。

李树确实有点紧张,因为他一向都很敬佩读书人,可是却没有什么和读书人相处的经验,看见赵青昭这番书生做派,都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不至于冒犯了人家。见赵青昭一直没有说话,就率先开口了“某是来多谢恩公的。”李树说完,就打开了他手中的包袱,里面一垒一垒的全是皮子,最上面的那张还是个完整的虎皮。

上一篇:魔尊他阴郁偏执 下一篇:六零年小宝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