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基友总是在撩我[穿书](346)+番外

作者: 逍遥酒仙 阅读记录

3个小时,足够阴谋家实施完美犯罪了。所以莫良并不担心自己会被网警盯上。

抛下的诱饵,正是莫克斯酒庄的视频监控记录。在这个时代,即便是警视厅,也没办法入侵到贵族家庭的私人网络中窃取资料。不过来自未来的莫良却掌握着这一时代只有极少数人才掌握的重要情报。

那就是身为现役网络监察部的部长,在莫良十三岁的时候,引领了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这场“革命”对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

网络监察部全权掌握并监控着灵界所有的信息资料,即便是那些享有“隐私权”的贵族子弟也不例外。

也正是因为这一成果,部长才能爬到网络监察部一把手的地位上来。

这一革新只在政界半公开是在研发成果的六年后,也就是莫良和卫岚十六岁的那年进行的先斩后奏。当时在政坛引起了空前的轰动——当然,一般贵族和民众至今仍被蒙在鼓里,只有政坛高层的人才知道,并获得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其中也包含贵族中的四大家族,以提供给他们情报为交换,换取他们的支持)。

莫良也是通过卫岚这个大嘴巴,非说什么“我跟你之间绝没有秘密可言”才知晓他们部掌握着“灵界所有人的命脉”的。

而在他们十岁的这一年,这项技术虽未成熟,但已经作为网络监察部今后的任务核心而秘密地运作开来。莫良也正是因为这一系统在这个时代已经开始运作,才能透过它轻松获取莫克斯酒庄的视频监控记录,并作为交换情报提供给文远。

起初,莫良并不想兜这么大圈子,是想亲自将破解莫克斯酒庄的数据库的方法告诉文远哥的。

当然,以他现在这样的小屁孩身份,根本不可能掌握这种技术。所以在准备去找文远的时候,莫良也拟好了对策。他打算拿圣殿骑士团当挡箭牌,如果被文远问起,就说是从“那些正骑士那里偷学来的技术”蒙混过去。

可是后来一想,就凭他那几碗水,根本没办法在搜查一课的精英刑警面前蒙混过关。

虽然在穿书工作中,莫良接触了不少跟政治相关的人物,也能与他们很好地周旋,不过,这充其量是按照原作者的大纲来走,就像学生考试一样,被告知试题会从这1000道题库中选取,那么只要把这1000道题全部记住考试就不会搞砸。他与那些书中人物周旋,也只是提前知晓了答案罢了。他可没有卫岚那样精明的头脑和社交经验,和破案经验丰富的刑警对峙,根本就是自寻死路。

所以,他现在才绕这么大个圈子,伪装成情报贩子,委婉地将情报送达至文远手上。

其实莫良也知道,现在这个办法也是漏洞百出。所以为了不让文远怀疑这件事的真伪,他提前布置好了陷阱。

首先,莫良告诉文远,这个电话亭的用途是从“圣殿骑士团偷听来的消息”。

在灵界,圣殿骑士团的地位超然,他们所言所行,就像虔诚的基督徒所拥立的主那样,没有一个基督徒会去怀疑主的昭示。所以同理,“圣殿骑士团”本身就给文远一个“正确”的固有印象。

接着就是利用这个固有印象,进一步下套。

莫良编的“每逢单数日的21点”和响铃方式,给了文远“对方小心谨慎”的印象,并且也符合这种特殊谍报人员的联络行为,从而让文远进一步认定,此事为“真”。

而最为关键的一招,就是那句“你想要什么情报?”

诚然,真正的情报贩子或是谍报人员绝对不会采取这种“明码联络”的方式,在通信随时可能被监听的情况下,这完全等同于将信息公开,完全是“自杀行为”。身为搜查一课的刑警,文远绝对会起疑。

——而这一点也在莫良的计算之中。

正因为莫良是个门外汉,不清楚那些专业人士的联络方法,他才只能采取这种办法。

他故意让文远起疑,致使通信出现短暂空白的那一瞬间,他好用一声嗤笑进行逆转,并在文远心底敲定“真”这一印象。

莫良大胆利用了专业人士的心理,也可谓是一场豪赌。

因为莫良很清楚,人们的“固有认知”能将一个人影响到什么程度。人们会对“他们认为理解的那样”去给事物下定义,甚至到了“当事物与个人认知的情况出现偏差时,人会自行强解、补证这一偏差,从而与‘认知的概念’完美契合”。

也就是说,“原本应该正确”的东西出现“错误”时,人们会固执地将它强行解释成“正确的”。

所以莫良便用那声“呵”作为契机,并迅速点题给出关键情报,成为文远强解的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