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炮灰她只想种田(穿书)(64)

作者: 朱牛宝宝 阅读记录

那时梁国的小皇帝才一岁,被辅国大臣抱上了龙椅登基,小命都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还有几个皇叔虎视眈眈,随时找机会扑上去抢位置。几方势力互相牵扯,为反对而反对,最终没有趁机出兵。

天盛和匈奴战斗的那些年里,如果没有他们那两国暗地里搅浑水,哪里需要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才打赢匈奴?

现在他们国内的势力划分已经很明确了,当年幼小的少帝已经长成一个杀伐果断的合格帝王。而摄政王暂时占了上风,据探子说,大有取而代之的架势。摄政王如果上位,他肯定需要一场战争来证明他的能力,趁机扬威。

梁国的皇帝据说是个喜怒无常的人,没人摸得清他的性情。有消息表明,这两国的高官私底下曾经有过接触,不排除他们想联手入侵天盛,到时候天盛就危了。

他们不啃下几块肉是不会罢休的,天盛地大物博,那两国早就眼红了。历史上,和前朝时,几国不时的打过仗,互有输赢。那两国有五个州是从他们前朝分割出去的。祖上尝过甜头,他们又怎么可能按捺得住?

早在一年多前,就不时地派几股小队进边境骚扰试探。天盛既要防金月国,也要盯梁国,还要派兵驻守当年匈奴割让出来的大草原,以用来养牛马。如果战起来就会疲于奔命,兼顾不了多方。

更加糟糕的是,探子传回来的信息称,之前的小匈奴王已经被杀害了,现在继位的是一个壮年奴隶。

那奴隶是老匈奴王和一个女奴生的,女奴怀孕后害怕被人暗害,不敢让人知道怀孕了。最后和另一个奴隶成了亲,生下了老匈奴王的孩子。

范离老将军当年带着军队将匈奴赶到了草原的最深处,把匈奴王和王室八岁以上的男子斩杀了,只留下六岁的小王子和女人。

哪知道,还有一条漏网之鱼。

老匈奴王女人那么多,他根本不记得宠幸过哪个女奴了。对他来说,兴致来了,随便找一个看顺眼的女奴解决需求那是常事。

谁会知道他居然还有一个这么大的孩子,现在时机到了就直接杀掉了原来的新匈奴王,自己上位。据说,此人是个手段狠厉的主。

如果三方夹击,天盛迟早再次陷入战火,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事情也许并不一定会朝这个方向发展,可他们不能赌那一丁点的可能,必须未雨绸缪将事情提前安排好。

当年下山回到京城,那时皇帝微服出巡,遇到了刺杀,他正好救了皇上。知道他这几年销声敛迹是拜师去了,而且拜的是有名的逍遥子。

逍遥子辅助范离打完匈奴后,皇帝本来想封赏他的,谁知道他根本无心权势,飘然离去。

现在他学有所成归来,正好他缺人才。皇帝将他大大地封赏了一番,毕竟是救驾有功,怎么封赏都不为过。皇帝给他封个忠勇将军时候,朝堂上一片的反对声。

都认为他没有打过仗,什么军功都没有就贸然地封为将军,大为不妥。

皇帝却问他们:难道他一个皇帝的命还不值得一个将军的头衔吗?

有人低声地说道:谁知道是不是他故意设的局,否则好好的,他一回到京城就遇到皇上被刺杀,还碰巧被他救了。皇上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蒙骗了才是,一定要三思啊!

众人对着着问题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见解,说到最后,仿佛真的是贤王世子设局的一样。听得皇帝心头火起,好不容易有一个可用之人,这些整天勾心斗角的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坐大,无论是谁都要去攀扯一通。

这样的朝廷还有救吗?不看看外面的天地都怎么样了,还在这里为了那鸡零狗碎的事情掰扯个不停。

☆、到家

不管朝堂上的人如何反对,皇帝还是把贤王世子的封赏给落实了。当他不知道吗?他们无非是看自己重用贤王府了,分薄了他们手里的权利,才竭力反对封夜惜寒。

事实证明,他这个皇帝并没有看走眼,不愧是得到过逍遥子教导的人。身上再也看不到一丝的草包气息,和当年那是判若两人。谁能看得出,他经过逍遥子短短两年的指点,居然赛过了京城里的无数青年才俊。

很多人不服气,觉得夜惜寒是在装模作样,哪里有人之前明明是个不通文墨的鲁莽草包,出去两年回来就变了一个人呢?不是装的谁信?

很多人向夜惜寒发了挑战信,要求他去比试一番,他通通不理会,每天该干嘛干嘛去。后来匈奴新上的王想夺回丢失的大草原,夜惜寒临危受命带着五万的将士将匈奴王堵在了第三道关口,才没有将剩下的五百多里草原抢去。

匈奴抢回的草原有八百多里,第三道关口易守难攻。匈奴人不怕死地攻了一个多月,没能攻下,最后放弃了。退回到一百多里外驻扎,一年多过去了,双方互不干扰。或许匈奴王进攻草原是为了新上任立威,又或许想趁机一举夺回来,看到久攻不下,见好就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