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小清欢(199)+番外

作者: 我来就山的 阅读记录

胤禛迟疑了一会儿,还是拒绝了:“没这么简单,你不懂,不让他们经历更多,如何能够让他们懂得感恩。朕自有打算,别着急,都会处理好的。”他拿着自己的翡翠手串一下一下有节奏地敲着,流苏晃动的时候,扫过他的扳指,一阵阵酥麻让他有些沉迷。

这个坏习惯还是佟佳晓晴给培养成的,她就常常拉着他的辫子在他的手上玩儿。

佟佳晓晴一听也就明白了,“那您自己安排吧,臣妾得回去准备准备,明日得给您选美人呢。”她撇了撇嘴,往后头走去。原本在屋子里头守着的吉竹赶紧跟上,看都不敢看皇上的脸。

她跟着皇后进宫这么些日子,被嬷嬷重新开始教导,对规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原本在府邸里头的那些浮躁都被洗净,整个人更加平和谨慎。

第二日,太后携着宜太妃和德太妃作伴,一同来到体元殿,而胤禛随后也带着佟佳晓晴到了。他坐下之后,给苏培盛使了个眼色,让他开始。

苏培盛不是主管,他只是负责传话,内务府的太监就在下首站着,听到苏培盛的吩咐后,便宣布开始。规矩都是祖宗定下来的,教导嬷嬷们已经给与了充分的指导,秀女们排着队进来,同旗的一起,一排八个,垂着脑门站着等待选择。

坐在上首,其实只看到一个个的脑袋瓜子,根本看不清什么样子。佟佳晓晴直接放弃,端起茶喝了一口,倒是让坐在胤禛边上的太后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频频出神。

101.番外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登基,生母佟氏被敬封为慈和皇太后。身体不大康健的她, 时常病痛, 给娘家人去信, 希望送一个孩子进宫。于是,佟佑宁在接到母亲的吩咐后,战战兢兢的她收拾了两箱行李, 跟在太监身后进了宫,住进了景仁宫。

太后姑母温婉动人,病怏怏的也没什么消遣的活动,小佑宁便乖顺跟着她,斟茶倒水, 温言为她念书,给她按摩, 进宫短短的几日, 就掳获了她的心。

皇上虽只有八岁, 却也是纯孝至极, 还未亲政的他, 在上书房经由大儒教导,平日里还有骑射等武课,完成课业之余,总要抽时间来探视母亲。而探视的过程中,总会见到表妹佑宁常伴左右,渐渐地,他就跟佑宁熟悉了起来。

两人年纪相仿, 经历相似,他是个傲娇的孩子,而佟佑宁温婉中带着少许宫中女孩子不曾有的灵动,恰恰在不经意间吸引了他。当然,两人年纪尚小,也没有过多的儿女之情,顶多就是因为常常见面,常常聊天,多了几分青梅竹马的情谊罢了。

翻过年后,慈和太后身体抱恙,年仅二十五岁的她,最后还是没熬住去世了。

佟佑宁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感伤不已,被这种共情的支配以后的她泪流不止,让太后身边的人都感慨万分,对她态度和评价都是极好。

此时的皇上其实也就是个九岁的小孩子,生母去世,哪怕感情不深,跟她状态也差不多。祖宗留下来的规矩都是固定的,内务府承办了大部分的事物,皇上根本无从插手,只能按照祖制一步步行事。

在经历了这一大变故,守孝期间,佟佑宁尽责在景仁宫住着,也不敢提及要回家的事儿。反倒是太皇太后,听了她的事儿以后,特意让苏拉麻姑去慰问一番,赏了不少东西。

宫里头除了慈和太后之外,还有仁宪皇太后,她是太皇太后的侄女,作为皇上的养母,跟皇上的感情还算是深厚。

皇上亲自去求她,想让佟佑宁留在宫中,被她拒绝了。虽然宫中也养着不少年纪相仿的满蒙贵族之女,但是佟佑宁不同,她是慈和太后的侄女,家世背景都不一般,前朝正在讨论皇上的婚事,仁宪太后也不敢自作主张。

就这样,在一年满了以后,佟佑宁便在母亲的接待下回了家里,开始了她为期很长的闺阁生活。而跟皇上之间却一直保持着联系,通过书信的往来,两人的感情是越来越深。

等到了皇上大婚的日子定下来,佟佑宁才惊觉,自己竟然已经深深地将表哥放在了心上。此时她已经十岁,在清朝,她已经是知人事的少女,到了该为自己的婚事做准备的年纪了。尽管身材五短,平如搓衣板,但是她还是在母亲的敦促下,尽力学习。

康熙四年,皇上与皇后赫舍里芳仪大婚,之后的三年时间,佟佑宁与皇上的书信往来几乎断绝。

佟佑宁当然明白,这是因为皇上正在为亲政的事情忙活,已经十二岁的他,希望能够尽快从四个辅政大臣手上拿到原本属于他的帝皇应有的权力。无奈的是,进行的并不是特别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