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昭华撩乱(308)+番外

王熙也一向喜欢棠宫的郊野,见得天气好,便向萧寰建议野餐。萧寰没有反对,让仆从在棠宫外的野地里设下锦幛,铺陈茵席,一边用餐一边赏景。

太阳斜斜挂在西边,棠宫前草地上的笑语声远远传来,颇是欢乐。

棠宫中的仆人们得知萧寰要赐下酒肉,并一道共宴,个个喜笑颜开,连干活都带劲了许多。

唯有郑勋,望着萧寰坐在锦幛之中的身影,脸上没有半分笑意。

郑勋也算是宫中的老人,不过他从前待的地方,并非京城的皇宫,而是广陵王宫。

郑勋本是京城人士,自幼家贫,父母一狠心,将他卖入宫中做了宦官。他虽出身卑微,却通晓人情世故,凭借着本事,在宫中过得不错,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成为了一宫的掌事。

没多久,萧寰封王,广陵王宫落成。

宫中须得抽调人手,到广陵国去打理王宫。这个差使,虽远离京城,但在许多人眼里,其实是个肥差。

首先,所有人都知道广陵王受宠,且对服侍的人宽容,比起到陈王或梁王手下用事,是大大好处。其次,广陵国是南方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到了那边,好处必然不会少,比在宫中辛苦半世束手束脚却积蓄微薄的日子好多了。

故而消息出来的时候,许多人争相报名,其中就有郑勋。

最终的结果很是如意。郑勋凭借着与滕太后心腹内侍的关系,被任命为广陵王宫的宫正。

这本来是大好的机会。除了人人都知道的那些好处,这宫正的位子,还对郑勋有另一个帮助。

他早已经打点好了关系,只要在这个位置上干几年,凭他的人脉,怎么样也能回到京城,到太极宫里去做皇帝身边的内侍。到那时候,自然会前程似锦,富贵荣华信手拈来。

但自从广陵王与滕氏闹翻去了朔方,这事就变了。

京中的广陵王府关闭,与广陵王有关的一切都被冷落下来,包括广陵王宫。

眼看着一年一年过去了,他当年在京中故旧同门,都已经步步高升,混得风生水起。唯有郑勋,仍然在千里之外的广陵国当着这个不高不低的宫正,说出去实在气短。

郑勋笃信命理,为此,他还特地花了重金,到会稽的深山之中找得道的方士卜问算命。

那方士说,他命中注定有些坎坷,但只要找准贵人,借贵人之力化解灾厄,便可回归正道,平步青云。

郑勋思来想去,忽然记起了自己与寿阳侯妻子纪氏的远房关系。

他虽然身处广陵国,但对京中时事的关心从不落下。

自滕氏倒台之后,袁氏崛起,虽然周氏也有追赶之势,但明眼人都知道,袁氏当下仍不可撼动。

郑勋一狠心,以探亲的名义,从广陵国回到京城,备下厚礼,到寿阳侯府上拜会了一回。

纪氏对郑勋很是和气,对他的请求也十分乐意帮忙。没多久,宫中重开广陵王府,郑勋就被调回了京城,成为了广陵王府家令。

这事,其实有些出乎郑勋的意料。

因为在拜会纪氏之时,他表示的意思,是希望纪氏帮他重新返回宫中,而非仍留在广陵王名下。

广陵王虽然名震四海,风头正盛,但在郑勋明白,袁氏必然不会长久容他。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郑勋是个聪明人,自然打算在祸事没发生之前先远远避开。

但纪氏显然不这么想,在接到任命之后,郑勋的心中就一直有些不安,觉得她这般安排,恐怕要有些后手。

果不其然。

前几日,纪氏秘密派人来,将郑勋找了去,将一只小小的瓷瓶交给了他。

“此物无色无味,人服下之后,不会即刻毙命,只会慢慢消瘦,消耗而亡,别人看来,便似染了疫病一般。”纪氏道。

这话里的意思,郑勋一听就明白了,面色登时煞白。

看着他震惊的模样,纪氏语气平和,不紧不慢道:“当下之势,你该明白。皇后是正宫,陈王是嫡子,袁氏在朝中之势无人可及,将来的储君,定然是陈王无疑。你若是做了,自是大功一件,若是不做,也不会对大局有丝毫改变。”

说罢,她看着郑勋,语重心长:“此事,我和君侯是信得过你,才交托与你。圣上的日子不多了,能为陈王立功的时机也不多了。你是广陵王府里的人,将来的前途如何,你自己知晓,是非取舍,更要仔细拿捏才是。”

第172章 郑勋(下)

见过纪氏之后,郑勋接连几日都不曾睡着。

袁氏无疑是将自己当刀使,万一被查到,他连同家人会被断送得干干净净,而袁氏不会沾上一点污秽。想到这一点,郑勋心中就恼恨不已。有好几次,他决定将那药扔了,当作什么也不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