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延禧攻略同人)延禧攻略之红篆春星(282)+番外

作者: 朱颜1999 阅读记录

终于走入最后的金券主墓室,地宫的最后一券。券顶上刻着三朵硕大的佛花,花心里有梵文佛像,花外层有二十四片花瓣,花周边有各种法器。佛花仿佛来自天国的绢帛,携带福音翩然覆盖下来,笼罩着安详的佛国之梦。金券东西水平墙的上半部为半圆形的月光石,雕刻了一尊佛像和一组八宝,即法螺、法论、宝伞、盘肠、白盖、金鱼、宝瓶、莲花,其他部位则满刻藏文佛经和梵文咒语。

墓室不大,室内现设有四个高台,上面各点着一盏油灯,没有那么黑暗,可以看见围着一圈的弥座宝床上,左边靠墙位置放置着孝贤皇后的棺椁,中间位置留空,右边靠墙位置放置着慧贤皇贵妃高氏的棺椁。傅恒抱着福隆安,和璎珞并排,余人在后分为好几排,一起跪倒在皇后棺椁之前叩拜。

福隆安似乎被这里的庄严肃穆冰冷震慑住了,不再欢笑,而是瞪着大眼睛到处看。叩拜后,傅恒便要乳娘抱着福隆安,和珍珠小全子亲随出去外面明楼里等候,自己拿过一个火把放在侧面高台上,他和璎珞要在这里待一会儿再出去。福隆安本不肯要乳娘抱走,傅恒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又亲亲他,他便不闹了。

作者有话要说:

-

【饽饽】满人把一切干粮类食品都叫做饽饽。满族是渔猎民族,长期在野外捕猎和征战,携带黏食类饽饽,既省事又抗饿,所以他们喜爱粘食,喜食蜂蜜,爱喝糊米茶,慢慢地养成了在居家日常饮食中也吃饽饽的习俗,并且在婚丧礼俗以及祭祀祖先和敬神时也多用各种饽饽。随着满族人入主中原,也将这一习俗带入关内,成为北京一带的各种小吃,如“萨其马”、“驴打滚”等已成为有名的小吃。清中期后,各大城市都有饽饽铺子,做各种饽饽,较出名的有“大八件”、“小八件”等。饽饽是对各种糕点的统称,主要有糖火烧、燕窝酥、牛舌饼、茴香饼、佛手、马蹄等30多样花色。饺子在满语里叫【煮饽饽】,冬至必煮。仿膳煮饽饽只有栗子大小,汤汁酸中带辣,既开胃又暖身。

-

【裕陵】因为被盗,地宫被发掘,我们今天可以看见里面的华美,如此节中所示。而康熙的景陵地宫(也被盗)和雍正的泰陵地宫(盗墓未成)公众并不可见,只能看见地上部分。地上地下的规制应该都差不多,但裕陵地宫应该是代表了清朝陵墓地宫的最高成就,建筑设计和精美的石刻以及石门的设计均是巧夺天工,别说在那样的时代,就是在今天,也让人叹为观止。石刻内容全部源于藏传佛教。

-

景陵是清朝皇家陵寝中第一个废除火化实行土葬制的陵寝;康熙首开皇帝陵内先葬皇后,不闭石门,以待皇帝的先例。雍正元年,雍正因允祥之故,将其母章佳氏追赠皇贵妃,并葬入景陵地宫,开创皇帝陵内袝葬皇贵妃的先例。泰陵地宫里葬有雍正,孝敬宪皇后和敦肃皇贵妃(年贵妃)。如果没有先例,可能裕陵地宫里只会葬有乾隆和孝贤皇后及孝仪皇后(即令妃)。乾隆生母孝圣宪皇后自己不愿葬入泰陵,乾隆帝于乾隆二年专门为她修建了泰东陵,前后历时六年,是清西陵3座皇后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超过慈禧的定东陵。据清宫档案记载,泰东陵地宫(未发掘)的地面不是用条石铺墁,而是用金砖铺墁,是清陵中第一座雕刻经文和佛像的地宫。

第103章 容音(六)

众人走了,璎珞还跪在棺椁之前,默念祈祷。傅恒也回来跪下,轻声说道:姐姐,我们来看你了。你好吗?额娘,大哥大嫂,二嫂,小辈们,他们都很好,我们和隆儿也很好,你放心吧。是皇上要我来看姐姐的。于是把皇帝去长春仙馆生病的前后详情说了一遍,皇帝和自己说的话也原样说了一遍。最后道:姐姐,我和璎珞都知道你已经原谅皇上了,但皇上还想让我们再帮他问一句,你可以原谅他吗?说着叩头下去,璎珞也一起叩头。墓室里毫无声息,只有火把烧着松香轻微的呲呲声。

二人抬起头来,忽然发现皇后棺椁后面的高台上的油灯灭了。墓室封闭,风吹不进来,于是两人惊喜地对望一眼,都觉得这是先皇后的回答。璎珞道:姐姐定然是会原谅皇上的,皇上是她最心爱的人,少爷,你放心罢。说着,站起来,从那边地上拿过包袱来打开,拿出一个精细的汝窑白瓷罐子。

璎珞将罐子放在棺椁前,无比深情地道:先皇后娘娘,姐姐,这是璎珞收集的茉莉花,姐姐走后,我每年都收集一些,明玉也有帮着一起摘,然后风干了放在这个罐子里,如今已有八年了。我知道这是您最喜欢的花,它们还是很香,便放在这里陪伴您罢。如今明玉也去陪着您了,璎珞放心。然后又从包袱里拿出一个玻璃小瓶来,里面有油浸泡着的紫色的穗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