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延禧攻略同人)延禧攻略之红篆春星(314)+番外

作者: 朱颜1999 阅读记录

-

1)册封皇贵妃,乾隆没有亲祭奉先殿。而乾隆十三年谕:“应前期一日。遣官祭告太庙。奉先殿告祭礼。上亲诣举行。”

2)册封皇贵妃,没有让领班大学士傅恒为正使。而三天后上皇太后徽号,傅恒为恭捧金册大学士。估计是照顾傅恒的心情,毕竟孝贤刚过了周年。

3)册封皇贵妃,乾隆没有率群臣给皇太后行礼。而乾隆十三年谕:“次日上率王以下文武官员、诣皇太后宫行礼。”

-

后乾隆帝下令将娴皇贵妃仪仗内的车舆,由金黄色改用明黄色,等同于皇后。直到乾隆十五年(1750年)六月十一日,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二十七月丧期满。七月初十日,乾隆帝正式下诏册立娴皇贵妃为皇后,于八月初二日举行册立皇后之礼。

-

乾隆十四年二月,亲蚕前夕(一般三月举行),官员询问乾隆能否遣妃恭代皇贵妃行礼,乾隆批复:不可以。妃只能恭代皇后,不能恭代皇贵妃,此时中宫虚位,亲蚕职权无所属,所以参照皇帝不亲祭先农坛之例,遣官致祭。并且载入会典。由此可见,乾隆年间,宫闱中上下职权分明,地位有别,属于皇后的职权,在皇后未能亲自行使之前,妃嫔不能代理。而乾隆三十二年之后,宫里没有皇后,却每年遣妃行礼,多半是舒妃。令妃在做皇贵妃期间也进行了亲蚕礼。乾隆这个人是典型双标,他和继后的矛盾应该是由来已久,因他不喜欢继后并十分怀念孝贤,各种双标。他本人看起来是个十二分的性情中人。

-

乾隆帝对令妃也是源于孝贤之故,而令妃与孝贤的渊源已不可考。比较奇怪的是,令妃在乾隆十年便从魏贵人晋嫔,乾隆十三年便已位列四妃,但一直默默无闻,父亲还因小错降级受罚,却在乾隆二十一年,近三十岁时开始密集生子,炙手可热,最终在乾隆三十年取代了那拉氏,个中原因更不可考。而乾隆三十年的时候,永琰还不是储位人选,永琰和他这位生母关系也不亲近,幼年是由庆妃养育的。乾隆二十年后,开始有记载乾隆对令妃很不错,但她所生的十七阿哥,包括痘殇的十四阿哥和十六阿哥,并未见记载得到乾隆的特别喜爱和重视,十六阿哥三岁才殇,竟连名字都没有。十七阿哥永璘因令妃去世,交景仁宫颖妃巴林氏养育,即小说中的那贵人其木格,他和这位养母关系很好,并娶阿里衮十二女为嫡福晋。

第114章 隐秘(五)

待到晚饭端上来,吴德雅才道:王爷,我真的担心您。弘昼道:担心什么?吴德雅看着他,道:王爷,您已经在万人之上,思虑太多,只是苦了自己而已。弘昼不说话。吴德雅又道:额娘在的时候,她和我说过,当年她见争不过,便放弃了,她知道您心里的苦,可她不能让您白白丢了性命,圣祖爷中意皇上,先帝是怎么也不能拂逆他的意思的。九王夺嫡是圣祖爷和先帝心里的噩梦,他们谁都不想再来一回。先帝真正喜欢的是去了的六阿哥,所以他也不会为了您和额娘做些什么。

弘昼叹了口气,道:我也早没想那些了。我只是觉得没有孝顺上额娘。吴德雅道:我都明白,但您只要平安,额娘的在天之灵就安心了。弘昼微笑着点点头,道:德雅,谢谢,这几日是我不好,让你担心了。吴德雅笑道:王爷,您言重了,您高兴了便好。

五阿哥的课是不上了,但因在御舟上时间很多,而且和傅恒见面很多,所以他还在经常向傅恒讨教军务,傅恒回了皇帝,便每日和他讲一阵,因不是正式授课,就比较随意。

这日,傅恒在说他们船下这条运河。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当时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随着塞北草原霸权的东移与入主中原,不仅华夏帝国的军事防御重心彻底转移到了幽燕之地,政治中枢也随军事重心一道移动到了幽燕之地。元朝再度疏浚的大运河,正是由于华夏帝国政治中心与军事中心的重合,关中与中原衰落,在隋唐大运河河道的基础上进行了“截弯取直”,不再经转洛阳和开封,而是直通京城。

在明朝,幽燕之地已成为明帝直接把守的国门,明代运河便与京师两翼的明长城,一个南北向,一个东西向,一道形成一种“弓箭”态势,以运河转运之粮草财赋供养京师及幽燕长城的军政,进而实现整个长城功能的正常发挥。大运河的作用有三点:

供养京师

为了兼顾塞内外和统摄北方军政事务的需要,需要在幽燕之地建立首都,然而北方地区的经济是远远不如南方的,所以,截弯取直后的大运河就为元明和大清定都幽燕提供了低成本的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