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延禧攻略同人)延禧攻略之红篆春星(389)+番外

作者: 朱颜1999 阅读记录

第二程序是容妃的白翎雀舞。

「白翎雀」即「白海青鸟」,也称作「百灵鸟」。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能制猛兽,犹善擒驾鹅。蒙古人认为它象征着新生及希望,它背后有着许多故事。传说,有一日元世祖忽必烈在打猎途中,遇见一位哭泣的妇人,之后在松树林中听到了白翎雀的叫声。那声音哀戚婉转,很像那个妇人的哭声。忽必烈有感而发,命宫廷音乐家硕德闾将他的感受创作成《白翎雀》曲,《白翎雀》是元代非常著名的《荅罕曲》,又名《白翎雀操双手弹》,是用筝演奏的曲子。由此曲出世了白翎雀舞,此舞是集蒙古族舞蹈之大成的作品,日后忽必烈将其定为国乐。

作者有话要说:

-

【元代】实行两都制。位于草原的上都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发祥地(上都,Xanadu,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被称为上京、滦京和夏都,是“圣龙起飞之地”,也是连接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政治文化中心。位于中原的大都(Dayidu,今北京城的一部分,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是元代的黄金家族建立全国政权后的冬都。上都与大都之间的驿路有四条。皇帝每年夏季在上都理政(四月间开始去上都),秋凉时(八月)返回大都。

-

中原只是成吉思汗铁木真所建立的蒙古帝国的一小部分,但到了第二位皇帝元成宗时代,元朝成为了大蒙古帝国分裂出的其他四大汉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的宗主国。自元世祖忽必烈以来,元代皇帝每年在上都、大都间驿路上巡幸往返,带着众多的随扈官员和上万人的护卫人员。这段上都、大都间的皇家驿路,就是巡幸中办理朝政之所。大量的扈从诗记述了驿路的风情,历史地再现了驿路沿途的人文风貌。百年间的皇帝巡幸和随扈理政,百年间的扈从诗文,成就了上都、大都间的历史之路,文化之路,文明之路。这是元代特有的风情风貌。清朝时的漠南漠北著名王公都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小说后面还会涉及。

-

上都是元朝贵族建立的草原都城,又叫做金莲川,借鉴了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融汇了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开放多元,成为当时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大都市。许多诗文中记叙了”白翎雀”歌和”十六天魔”舞,作为元代皇家宫廷传唱的大型歌舞,可惜没有完整地流传下来,世人难以一睹全貌。元朝皇室对于宗教兴趣浓厚,极力推崇伊|斯|兰|教与藏传佛教乃至景教(基|督|教分支,忽必烈生母信奉的教),对中华文化则采取与西亚文化(即伊|斯|兰|文化)并重的模式进行发展。

-

因此,元代思想多元化、商业经济发达与交通便利,贸易限制少,元帝国强盛,是东亚地区的富裕大国,在欧洲人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盛况。因理学影响下降,下层人民和青年男女,蔑视礼教违反封建伦理的举动越来越多,元代文学作品出现众多违背封建礼教的人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元代风貌和大众所熟知的清代桎梏风格有明显的差异。清朝的很多宫廷佛事活动传承于蒙藏,可对元代风情作管中窥豹,小说后面会涉及。也因为这个原因,乾隆对回部的战争和纳容妃是一个传承世代巨大家国梦想的实现,元朝虽然领土辽阔,并没有得到回疆(主要信奉回教,就是伊|斯|兰|教),当时拥有回疆的察合台汗国只算属国,及不上清乾隆时期。

第141章 草原(二)

元代张昱的扈从诗便浓墨重彩地记述了元宫上演的《白翎雀》,其诗名曰《白翎雀歌》:

乌桓城下白翎雀,雄鸣雌随求饮啄。

有时决起天上飞,告诉生来毛羽弱。

西河伶人火儿赤,能以丝声代禽臆。

象牙指拨十三弦,宛转繁音哀且急。

女真处子舞进觞,团衫鞶带分两旁。

玉纤罗袖柘枝体,要与雀声可颉顽。

朝弹暮弹《白翎雀》,贵人听之以为乐。

变化春光指顾间,万芯千花动弦索。

此诗文之细腻,生动,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元廷退出中原后,《白翎雀》已渐渐失传。此曲谱由巴勒珠尔多方收集再精心复原,在今年初进献,再次邀请皇帝上科尔沁狩猎。和声署那时便开始根据文献和《白翎雀歌》及元代其他描写乐舞的诗歌编舞,此舞罗袖翻飞,与《白翎雀》曲悠扬的乐声抗衡比美,仿唐宋著名舞蹈《柘枝舞》,刚中有柔,并注重眉目传情,眼睛富于表情。由容妃领舞,六十余人伴舞。容妃是南巡回来后才加入排练,到草原后,她上午看福康安骑射,下午与和声署随扈班底一起彩排,陆文洪是编曲编舞者之一,自也随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