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基建]我儿秦始皇(152)+番外

这种灰炉夹一次炭火,至少也能用半天, 讲究一些的甚至可以用一整天。

在电不曾普及之前,川渝地区的老人孩子几乎人手一个。

而且灰炉也不是只能暖脚, 若是不嫌弃笨重麻烦,手上提一个暖手也是非常不错的。

冬天的时候,若是坐在太阳底下,脚底踩一个灰炉,手上再抱一个, 那日子……

绝了!

甚至于晚上睡觉前,将灰炉放进被子里面烘一会儿, 等睡觉的时候, 整个被窝都是暖融融的,比用人的体温暖床都要更舒服。

当然, 秦王嬴稷晚上睡觉是没有这种困扰的——

咸阳宫内有专门的暖床宫女, 真·暖床, 睡觉前让人在冰冷的被窝里面躺一段时间,用体温将被褥暖成适合入睡温度的暖床宫女。

但当赵馨将做好的灰炉送到秦王嬴稷的宫殿后,秦王嬴稷试过之后,立刻就让人做了十几个灰炉,他手上一个,脚下一个,床上也摆了好几个。

剩下的,则直接赏赐给了自己看重的属下。

比如远在边关,还未回来的范睢就收到了两个;如今在各国奔忙的吕不韦也得了一个;白起也有两个,王齮、王翦等人则每人得了一个。

这东西使用简单,制作更简单。

所以赵馨在知道秦王嬴稷竟然将这东西送给心腹的时候,整个人都有些吃惊。

但等之后上朝,发现大臣几乎人手一个灰炉后。

赵馨:“……”

——这时候上朝还没有那么多规矩,上朝议事甚至不需要站着,每个人都有座位和坐垫,可以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议事,甚至发表意见。

——带灰炉,自然也是允许的。

赵馨甚至怀疑,若非这时候大家常用还是跪坐方式,议事大殿也没有椅子,这些官员每天上朝甚至可能每人提溜两个灰炉上朝。

不过她也听说,为了能更好地取暖,这些官员在家已经改掉了跪坐方式,每人都打了一套桌椅,在家的时候灰炉绝对不离身。

也是在这个冬天,赵馨好几年前就鼓捣出来的桌椅,迅速走入了权贵士族之家,甚至有通过他们向下蔓延的趋势。

原本常见的开裆裤,也因为坐在椅子上漏风,而慢慢被正常裤子取代了。

而这些改变,都只是因为一个可以取暖的灰炉而已。

赵馨:看来冬天,谁也不好过啊!

更让赵馨吃惊的是,不少人知道灰炉是她“发明”的后,甚至还亲自走到她面前道谢,之后还让人给她送来了不少礼物。

之前造纸写书,这种功在千秋的事情,都没有人亲自给赵馨道谢,反倒是一个简单的灰炉,让她在权贵士族当中俘获了不少人心。

赵馨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每年冬天,就算是权贵士族之家,也有不少老人孩子因为过冬艰难而丧命。

她弄出来的毛衣毛毯等物虽然让许多人冬天好过了不少,但一件毛衣需要羊毛数量实在太多,一般人还真做不了,等到毛衣保暖人尽皆知后,一些有钱人开始竞价,导致羊毛价格居高不下,能穿得起毛衣的人久更少了。

反倒是灰炉,一个陶制的容器,一个会竹编的匠人就可以做出来,木炭可以自己烧,木屑可以自己做,就算去买价格也不高(碎木炭价格不高),一大口袋也不过一两钱,一次只要一小把……

取暖的代价太低,几乎没有限制,如何不让人激动?

谁家还没个老人孩子呢?

不过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整个咸阳城内便几乎人手一个灰炉了。

灰炉的做法很快从咸阳城传开,没多久就传遍了整个秦国,甚至传到了其他国家,让其他国家的百姓都有了更便宜的取暖办法。

一日难得天晴,赵馨从街上走过,竟看到几个老人在太阳底下,优哉游哉地坐在凳子上踩着灰炉取暖,同时与旁边的同伴说话聊天,脸上的笑容让人看了不仅会心一笑。

这样的画面,在之前几年可很难见到——

为了取暖,只要是手上没活儿的人,大多会乖乖待在床上,轻易不会下床。

虽然也有布匹昂贵,很多百姓并没有那么多布匹做衣服,只能一家人共穿一件衣服或裤子,许多人不得不留在床上的缘故,但冬天无处取暖的原因更大。

赵馨不免动容,又让人将手炉与汤婆子都做了出来。

但因为手炉与汤婆子都是金属制作,价格昂贵,即便生产出来很长一段时间后,也不曾如灰炉一般引起轰动。

手炉还好,小小一个放在手上,既能取暖还美观,倒是引起了不少有钱的权贵士族的追捧——

毕竟灰炉又大又笨重,提在手上不够美观,也与自己身份不符。

但汤婆子,就没有那么受欢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