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基建]我儿秦始皇(188)+番外

这群人也果真不是酒囊饭袋,果真没多久就找到了最好的堆肥与施肥办法,最后成功将那几块荒地变成了肥地,种出来的粮食也成功翻倍。

消息传开之后,所有人目瞪口呆。

虽然用动物乃至于人的粪便堆肥,实在有辱斯文,一些权贵士族得知此事也因为心里膈应而想要抵制这种办法的推行。

不过很快,这群人就被偶尔出来的嬴政,给骂得狗血淋头。

因为这群人是趁着赵馨不在,想要向年纪尚轻,所以“非常好忽悠”的秦王告黑状,顺便挑拨二人母子关系,所以赵馨并不知道此事。

等她知道,那群人都已经被赶出咸阳宫,且被罚了不少土地。

关于赵馨的流言,也早已经平息。

赵馨从嬴政那儿知道此事后,便没在多管此事,而是直接安排推广堆肥与施肥的科普相关事宜。

科普的办法,赵馨最后选定了报纸。

经过之前几年潜移默化的发展,如今秦国识字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全国人口的六分之一。虽然还是不多,且其中很多人其实只是识字而已,但开办报纸,宣传知识已经完全足够。

毕竟,她又不打算用报纸盈利。

一开始完全没必要印刷大批量发行的报纸,只需要印刷一些专门供应朝廷命官的、刊登着朝中政令与朝政大事的邸报不就行了?至多多印刷放在官府门口,供那些识字的人查阅就是了。

数量不算多,内容也是现成的,只需要找人校正排版就行。

赵馨将自己打算告诉了嬴小政,他顿时两眼发亮,找到合适的官员将此事吩咐了下去。

第一期报纸出现后,赵馨与嬴小政翻阅查看之后,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然后便将堆肥与施肥的办法刊登在了上面。

赵馨本意是看百姓自己选择。

嬴小政与嬴政的想法却完全一致,那就是直接下达命令,强硬推广堆肥与施肥。

赵馨想了想,提了一嘴态度不要太强硬,一面引起百姓不满,最后起了反效果就不好了。

但反对意见倒是没有,毕竟政治方面,她确实不如儿子。

赵馨之后一直关注这件事,然后发现,嬴小政与嬴政都非常赞同的强硬手段虽然在民间引起了一些些怨言,但没几个月就因为发现了施肥后的蔬菜长得更大更水灵,味道也更好后,瞬间平息了。

之后,老百姓反倒对下达命令的秦王感恩戴德。

就连那些贵族官员们,在听说施肥后的蔬菜更好吃后,也试探着买了一些回家尝试,确定后也一改之前消极怠工,严格按照报纸上的堆肥与施肥的办法,给自家的土地重新施肥了一遍。

也是因为之前推广堆肥、施肥办法时候,并非春耕之时,这些贵族官员们才没有错过最好的时间。

等到半年过去,粮食出产,看着增加了足足三分之一的产量,所有之前对堆肥、施肥感到嫌弃的人,全都真香了。

这个办法甚至通过商人们的口,传到了其他国家。

但这到底是小道消息,相信的人没有几个不说,很多人还非常嫌弃。

而且其他国家不像是秦国一般,可以由上到下地强制推广,因为国内势力繁杂,有时候君王都要受到世家与权臣的钳制,所以就算朝中官员有人看到了这个办法好处,最后也只能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实验,完全不能影响他人。

赵馨得知此事后,愈发庆幸自己身在秦国。

堆肥成功推广全国之后,秦国以前因为地力耗尽而荒废的土地,再一次被人拾掇出来,国家的可种植面积也在梯田推广之后,再次增加了近乎一倍。

这样的好处是巨大的,一年之后,秦国收上来的税收都比以前多了将近一倍。

有了粮食,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才能搞大动作。

不仅仅是打仗,还有赵馨一直想要做的——

修路。

水泥之前已经弄出来的,虽然成本不高,但想要在战国修路,同样需要无数人力物力。

也因此,秦国至今也不过只有咸阳到雍城这一条水泥路而已。

但如今,秦国有钱了。

雍城的羊毛产业蓬勃发展,如今都已经开了第三家纺织厂了,国家雇佣的纺织女工也已经达到上千的恐怖数字——

其中不乏听到消息后,向官府申请,从其他城市赶到雍城的人。

被赵馨寄予厚望的肥皂厂,却一直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

因为原材料不足。

虽然肥皂香皂因此价格居高不下,几乎供不应求,但在战国这样的背景下,饥饿营销可不是什么主意——

打仗的时候,出自秦国的商品,可不会再像如今一样受追捧。

所以在随时随地都可能打仗的战国想要赚到更多的钱,当然要趁着和平时期,想办法卖出更多的货物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