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拦住那个要出家的(重生)(171)

作者: 阿酤 阅读记录

召颜手里还端着刚盛好的鱼汤,此时放下也不是,继续端着也不是,站在桌边简直无地自容。

白倾沅难得善解人意,替她解围道:“我正好想喝鱼汤,想不到召六姑娘还能与我心灵相通,那便多谢了。”

她手伸出去,主动接过召颜手中的鱼汤,放在了自己跟前。

召颜扭捏极了,被自己所讨厌的人相救,说不上是何感受。

她别扭地坐下,一张脸皱成了麻姑。

召未雨一直在旁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三人,见白倾沅如此大度,行事妥帖,倒是不觉又满意几分。

召颜这晚虽没得陶宣的好脸色,睡得也不够安稳,但翌日仍坚持早起,亲自到小厨房监督人做了桂花粥和糕点。

福嬷嬷看着她起早给陶宣送吃的劲儿,不免感叹道:“这六姑娘对皇上倒是真心,只是未免太不够讨巧。”

“在哀家面前倒是花言巧语八面玲珑得很,一到了宣儿面前,就跟个榆木脑袋似的,也不想想,御膳房缺她送的这一口吃的吗,还要她特地上赶着过去。”召未雨不屑一顾,“我看相比起她,宣儿倒还更喜欢白倾沅几分。”

“嘉宁县主虽然也娇气,但的确是个识大体的,不会胡来。”福嬷嬷跟着道,“只是她的出身……”

“西郡始终是哀家心头的一根刺。”晨间清风吹拂,送来阵阵晚秋菊香,召未雨言谈间,不觉又起了几分惋惜,“可她也是真讨哀家喜欢,若是到时候……留她一命也不是不可以。”

“太后娘娘忘了,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福嬷嬷提醒她道,“现在您和侯爷都还对那顾言观心存不安,不正是因为怕他突然起来反咬一口吗?这西郡县主,到时候恐怕也……”

“她若有顾言观那能耐,哀家自然不会留。”

召未雨仿佛早就算计好了棋局,手中不知何时求来的佛珠不停转动着,藏着满腹心事。

“娘娘今日也要去佛堂吗?”福嬷嬷问。

“去,近来也不知是何回事,总是心烦地厉害。”召未雨即使闭了眼也静不下心来,哀叹道,“成柔和宣儿都与哀家逐渐离心,哀家迟早会老,到最后,不就盼着儿女都能在跟前孝顺吗?可是现在,似乎就只剩佛祖会怜悯我了。”

“皇上是太过心急了,这么多年一直被摄政王压着,好容易一朝解放,便想着能够干一番大事业,证明自己。不过好在他虽与您意见相左,但多数时候还是愿意听您的,知道您是在为他好。您想让蒋家整顿兵权,不也是因为蒋家好操控,将来方便交由他掌管吗?等再过些年,他自然就会明白了。”福嬷嬷跟在召未雨身边多年,最是明白她的用意和苦衷,“只是成柔长公主,太后娘娘恐需要费一番心思才行。”

召未雨叹气道:“成柔心思敏感,知道哀家和蒋家一起骗了她,若是哀家不主动去向她低头,怕是她无论如何都不会再想要见哀家了。”

“不如娘娘就出宫走一趟吧,就当去散散心,看看公主,母女之间,心结总要解开的。”福嬷嬷劝道。

召未雨撑着脑袋思索半晌,最终点了头。

***

江韶华这日又接到成柔要见他的消息,备上了几批上好的料子,打算给她送到公主府去。

自两人初见之后,成柔便对他的珍珠楼生意颇有照顾,不仅将他介绍给了许多的世家夫人小姐认识,还时常宣他到公主府觐见。

大半个月下来,京中的许多人都知道,成柔长公主府近来时常出入那位蜀中来的珍珠楼老板。

既然长公主都喜欢,那想来,他那里的衣裳料子定是极好的,因此,珍珠楼的生意短时间内翻了一倍不止。

江韶华挣得盆满钵满,也懂得感恩,这回送到成柔公主府上的衣裳,都是最好的新品刺绣。

只是他没有想到,当他刚进到成柔府中,便听见后头有马车停下的声音。

那马车的装饰与上回陶宣来时坐的那辆区别无两,他定定地站在原地,死死地盯着那辆马车,移不开眼,似乎很想要一窥里头坐着的人。

终于有帘子撩动,一位老嬷嬷自马车后头上到前来,将双手举在半空,马车帘子后头,一只纤纤玉手从中探出,搭在那双手上。

召未雨自马车上从容下来,脚刚踏上地面,候在门口的小厮便全都跪了下来。江韶华愣在原地,身旁引他进门的小厮扯扯他的衣袖,拉着他一道跪下。

“拜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万福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