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女驸马之微雨燕双飞(111)

作者: 紫云梦颖 阅读记录

“这位先生,给夫人挑件合意的首饰吧?”

摊贩是个中年男子,从天香和冯素贞在前边小摊边流连他就一直盯着她俩,虽看她俩已近不惑之年,但他眼力极佳,看到天香不管干啥,旁边一袭白衣的清隽先生总是笑吟吟地站在她的身侧,还不时笑着在天香耳旁耳语几句,说得旁边的人总忍不住抬起拳头往她身上轻捶。

摊贩看着她俩笑呵呵的作了一揖,恭维道,“先生和夫人情深意笃,鸾凤和鸣,恩爱百年,便为夫人挑上一件吧。”

恭维的话她俩听的多了,许是应了节气,今儿这话听在耳中甚是舒心惬意,两人便在摊边慢慢挑拣起来。

冯素贞一眼便瞧中一根碧玉簪子,簪子通身翠绿剔透,晶莹的颜色分布均匀,好似一片竹叶。冯素贞拾起簪子插入天香发髻中,一旁的摊贩也看的呆了,天香一身素净白衫,配上玉簪,反而平添了几分艳色又不失素雅。

“先生好眼力,夫人戴上玉簪更是相得益彰,与她很是相配呢?”

站在他面前的可曾经是天下第一美女,眼力劲自然好,天香歪头看着冯素贞,暗地里打起小心思,回去得让冯素贞也穿上试试,到时肯定是美艳不可方物。

天香的这番小心思冯素贞自然不知,因着冯素贞经常穿男装,天香仔细挑选一阵,才为她挑了一串绳头顶端串着几颗红豆的玉坠子。

二人笑着满意离去,很快便融入到喜悦欢快的佳节中。

街上行人渐渐如奔流之川,大多数都是拿着花灯前往洱海放灯的年轻情侣。

入乡随俗,天香和冯素贞也买了花灯,随着人流来到洱海边上,此时湖面已经飘荡着数不清的花灯,疏疏密密,三三两两,将湖面映的五光十色。

放完花灯,两人走回城,此时将近深夜,人也散的差不多,天香只觉饥肠辘辘,想到冯素贞说的带她吃好吃的,便随着冯素贞来到街尾一家小店。

还未入内,便闻得香气扑鼻,引得天香连连吞咽几口口水。

店主人见了她俩,将手中布巾往肩上一搭,忙上前招呼。小店逼仄,冯素贞和天香找了个角落坐下,叫了两碗云南有名的小吃——过桥米线。

不一会,店主人端出两个白瓷盘和两个瓷碗,上面分别放着好几样食材:几小块鸡胸脯,切成薄片的火腿,葱花,香菜,豌豆尖,韭菜,香菇片,中间还有一个小磁碟,上面放着打好的鹌鹑蛋液,碗里面是白色的如面条一样的东西,只是比面条劲道,那就是今天的主食,米线。

天香手拿筷子戳着桌上的食材,“就这样,没汤怎么吃?”

“你先别着急,稍安勿躁。”冯素贞眼睛闪亮地笑望着她。

不时,店主人端着两个大汤碗放到桌上,汤的表面铺着一层厚厚的鹅油,不见热气冒出。

看着桌上的食材,天香这次有点犯难,“这要怎么吃?”

“这样!” 冯素贞说着先将鸡胸肉,火腿和鹌鹑蛋液放入碗中,接着依次放入豌豆尖,韭菜和香菇片,最后放入米线,撒上葱花和香菜,轻轻搅拌,香味便从碗中四溢而出。

原来如此!

天香依葫芦画瓢,学着冯素贞将所有食材一股脑倒入碗中,看着碗中的高汤,清清淡淡,“这清汤寡水的怎么吃?”看到桌上有佐料,起身又将辣椒油,胡椒,花椒一股脑倒进碗中。

冯素贞见状,忙阻止道,“此汤是由大骨和鸡汤熬制而成,精髓都在汤里,你这样反而坏了汤的味道。”

天香不信邪,吃了一口,果真尝不出味来。

“来,尝尝我的。”冯素贞从自己碗中舀出一勺汤,吹凉,送到天香嘴边。

天香半信半疑,果真如冯素贞所说?

她将汤喝下,只觉入口鲜香,味道极美,加之腹中饥饿,自己本就是江湖性子,也无拘束,从冯素贞手中夺过来便呼哧呼哧大口吃起来。

冯素贞不觉好笑,又怕她噎着,笑着温言道,“慢慢吃,没人和你抢。这道小吃还有个美丽的传说,你可愿听听。”

天香头也不抬,只猛然点着头。

瞧着天香这模样,冯素贞哑然失笑,温言柔语间将故事娓娓道出。

传说有一书生,喜欢游玩,不愿下工夫读书。

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和一个年幼的儿子,夫妇之间,感情深笃,但妻子对书生喜游乐,厌读书深感忧虑。

一日,妻子对书生道:“你终日游乐,不思上进,不想为妻儿争气吗?”

闻妻言,书生深感羞愧,就在南湖筑一书斋,独居苦读,妻子也与书生分忧,逐日三餐均送到书斋,后来,书生学业大进,但也日渐瘦弱。妻子看在眼里,很是心疼,整天想着如何给他进补。思忖之余把家中母鸡杀了,用砂锅炖熟,给他送去。因操劳过度,妻子晕倒在南湖桥上,书生闻讯赶来,见其妻已醒,汤和米线均完好,汤面为浮油所罩,无一丝热气,疑汤已凉,以手掌捂汤罐,灼热烫手,大感奇怪,详问其妻制作始末,其妻便一一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