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谨言(408)+番外



双方都许下了各种承诺,西伯利亚政府甚至愿意再让出一部分国土。

外交部给出的答案很直接,“华夏选择中立。”

不帮苏俄,也不会出兵帮助白军。

当然,这只是政府的表态,私人的商业行为不包括在内。

国内各省军队正在裁汰旧式武器,老套筒,汉阳造,早期进口的步枪,还有少量的火炮,都在此列。扔了实在可惜,堆在仓库里耗费不少,又不会再用。

得知这种情况,李谨言眼珠子一转,嘿嘿笑了两声,楼少帅商量过,联合西北三马又做起了军火走私的买卖。

东南亚那边的“市场”已趋近饱和,老毛子的生意也未必能做太久,再过两年,买卖的大头就要向美洲转移。美国黑帮,墨西哥帮派,都是潜在的大客户。

对于楼少帅和李谨言都在做些什么,楼大帅极少过问。回到关北至今,他最常做的事就是喝茶听戏,偶尔陪楼夫人看几场电影,手痒了,步枪手枪轮换着过瘾,像早年一样骑马却是不成了。

“老了。”楼大帅摸摸光头,“不服老不行啊。”

每当这个时候,楼夫人都会坐在他的身边,笑得温婉,“大帅哪里老了?我瞅着和三十年前没什么区别。”

“人生七十古来稀,都快七十了,怎么不老?”

“这话大帅可千万别让爹听着,”楼夫人语气轻缓,“小心他老人家找你下棋。”

“这个……”

提起泰山大人,楼大帅也不说自己老了,就没比和老丈人下棋更遭罪的事了。

“之前都是戏言,戏言!就算是八十岁,我楼盛丰照样打枪耍刀,一顿饭能吃三四碗!威风绝对不减当年!对吧,儿子?”

坐在对面的楼二少点头,没等楼大帅高兴,又开口说了一句:“父亲,大哥能吃六碗。”

楼大帅:”……”

他儿子,果真是他儿子!

六月十二日,苏军从波兰和乌克兰的联军手中夺回基辅,喀山亲自率军冲锋的照片出现在了莫斯科的报纸上,弗拉基米尔亲口称赞他是民族英雄,连带着基洛夫在军中的声望也再一次水涨船高。

南线的战斗对苏俄来说并不顺利,即便有布琼尼这样的猛将,面对孤注一掷的高尔察克,也会感到棘手。最危险的时候,莫斯科几乎要落入白军之手。

高尔察克在政治上不怎么精明,在军事上,却的确有可称道的地方。

六月十八日,李三少对苏俄的军火生意正式开张,下订单的是苏俄驻华外交代表霍克斯,李谨言声明不要卢布,霍克斯用来付款的除了少量英镑,全部是黄金和宝石。

苏俄政府本身是没钱的,这些黄金和宝石是从哪里来的,不用多费脑子就能猜到。

想起之前从高尔察克手中截胡的那批黄金,李三少忍不住咋舌,尼古拉二世到底是多有钱?

六月二十二日,李谨言又接到了一笔军火订单,只不过,这次的买家不是苏俄,而是远隔一片大洋的美国帮派组织,他们要的武器也不是步枪,而是冲锋枪。

把订单交给李谨言时,司徒竟并没有多说什么,李谨言却清楚,禁酒令终于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美国的历史,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年代。



第二百六十五章

俄罗斯的内战一直持续到七月下旬。

莫斯科被白军三面包围,苏军发动了几次反攻,损失巨大,依然无法解除白军的威胁。高尔察克和军官们在前线指挥部举起了酒杯。

不过,他们还是高兴得太早。

同波乌联军交战的苏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继占领乌克兰之后,又开进了波兰。作为先锋部队,喀山率领的一个师逼近了华沙,这引起了德国的警惕。

即便有《凡尔赛和约》的压制,德国依旧保有相当的军事实力,还有大量参加过欧战的退役军人,若苏俄军队威胁到德国边境的安全,德国人不会坐视。

苏维埃上层陷入了两难的抉择,继续进军,还是中途放弃?

难题最终被波兰人解决,七月二十二日,莫斯科打退了白军的又一次进攻,波兰主动向苏俄求和。

苏维埃上层暂时松了一口气,西边的问题解决了,他们可以放心调派部队增援莫斯科,胜利的天平到底会倾向哪边,目前还很难说。

不过,为解除波乌联军的威胁,争取更多的支持,苏俄承认了立陶宛独立。这一举措帮助苏俄赢得了西线的战争,却也显露出了自身的虚弱,造成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先后宣告独立。

情势所逼,苏俄再不情愿,也只能点头同意。

七月底,战场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得到支援的苏军终于解除了莫斯科的威胁,白军被赶到下诺夫哥罗德。基洛夫的身影再一次出现在前线,他挥舞着拳头,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然后跳下装甲车,端起步枪,像普通士兵一样对敌人发起冲锋。

西伯利亚的战斗生活,让基洛夫拥有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等人都不具备的优势,他敢于面对面同敌人战斗,能够表现出对危险的蔑视,这让托洛茨基之前所做的努力大部分化为乌有。

乌拉声在战场上响起,喀山在战斗,就像所有苏军军官一样,弹匣打空,刺刀,枪托,拳头都是他的武器。

他在战斗,为了继续留在这里,为了活下去,他必须战斗!

不是为了俄国,而是为了自己的祖国!

他必须活下去!

进入八月,白军被迫撤回鄂木斯克。

苏军在陆上战斗取得了胜利,在海战中却是一败涂地。

高尔察克曾是黑海舰队司令,在水兵中威望很高,战斗刚一开始,一部分战舰就投降了白军。

在干涉军与白军舰队的联合进攻下,大量的苏军战舰被击沉和俘虏,少量侥幸脱险的,也无法继续和敌人正面对抗。若是不能冲出去逃走,就只能选择投降或者自沉。

战争进行到现在,苏军和白军都明白了一件事,短时间内,他们是无法彻底击溃对方的。

妥协保存实力,还是战斗到分出胜利的那一天?

苏俄上层开始激烈的争吵,西伯利亚政府内部也出现了分歧。

白军一方,塔基杨娜站了出来,她以沙皇的名义,赞成同苏俄进行和谈。

“我对这些反叛者抱有憎恨,但是,我的将军们,我们应当面对现实。”

从国内革命,全家被流放,再到那个恐怖夜晚,父母和姐妹的死亡让塔基杨娜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她不再是一名生长在父母羽翼下的公主,她是罗曼诺夫王室的继承人,她发誓要重塑祖先的荣耀。

能够信任的人很少,除了她的弟弟和忠心的伊莲娜,因此,她必须学会忍耐,必须学会妥协。除了国内的支持者,她必须另外寻找可靠的势力,英法支持的是掌握军权的高尔察克,留给她的选择并不多。

塔基杨娜表明态度,白军上层也很快达成一致。

“和谈。”

英法对此表示遗憾,却没有反对。实际上,干涉军的指挥官,对于白军能同苏军战斗到现在,多少感到不可思议。如果不是碍于军令,英国人会立刻带领士兵离开这里。

“庸碌的军官,一盘散沙的军队,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

依靠这样的军队取得最终胜利,除非发生奇迹。

苏维埃领导层分成了三派,以托洛茨基与斯大林为首的一派坚决不同意和谈,基洛夫和布哈林为首的一派则持相反意见,余下的人只同意与白军接触,是否和谈,要在双方见过面之后再说。

表面上看,三派各执一词,实际上,所谓的中间派更加倾向基洛夫。

四年欧战,国内革命,再到如今的内战,俄国的枪声一直没有停过。男人们都去打仗,劳动力大量短缺,余粮征集制引起了许多农民的反感,这样下去,恐怕没等到战胜敌人,自己内部就要出现大问题。

斯大林与基洛夫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桌子拍得山响,却没能吵出结果。

八月七日,拖着病体的弗拉基米尔突然现身克里姆林宫,他的出现,为这场争执画上了句号。

“为了人民,为了苏维埃,我们愿意和谈。“

就像当初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时一样,弗拉基米尔再次说服了托洛茨基,斯大林孤掌难鸣。

双方分别派出代表,进行了试探性接触。燃烧了近三个月的战火,终于熄灭了。

李谨言一直在关注俄国的消息,交战双方决定和谈,势必会对他的军火生意有一定影响。但在开辟“美国市场”之后,这些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让他感到吃惊的是,苏俄与白军和谈竟然会邀请华夏“旁听”。

仔细想想,似乎也不难理解。

苏俄被整个西方社会排斥,有英法在一旁虎视眈眈,在和谈中必将处于劣势。

上一篇:桓容 下一篇:男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