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和(227)+番外



五百石粮食,满打满算六万斤,看似不少,运回去,也只有鬼力赤和鞑靼高官帐下的牧民有份。实力不强或是距离较远的部落,仍是分不到一粒。

除了粮食,马车上还装有赏赐给归附部落的太平袭衣等物,棉花也有不少,都是草原上急需。

鞑靼勇士们很受触动,明朝天子说话算话,是真英雄!

为首的鞑靼千户下马行礼,单手捶着胸膛,砰砰作响。壮硕的身材似小山一般。

这份感谢是真诚的,但是,短暂的感动不代表友谊长存。

鞑靼骑兵和边军都知道,和平是短暂的,等到粮食吃完,草原上的勇士依旧会寻机到边境来打谷草。这是游牧民族延续了千百年的生存之道。

号角声再次响起,鞑靼骑兵带着粮车出发。

开平卫的边军缀在他们身后,行出百里才陆续折返,为的是确保这支鞑靼骑兵真的走了,不会将粮食藏起来之后杀一个回马枪。

开平卫的城门关闭。

鞑靼的运粮队以最快的速度向鬼力赤可汗的王帐进发。

强壮的草原勇士习惯了顶风冒雪,皮帽的边缘结了一层冰霜,速度仍未减慢分豪。

不到车轮高的孩子都清楚,冬季的草原,粮食有多重要。五百石粮食就像是一块流油的肥肉,惹人觊觎。

在鞑靼境内,基本没人敢明目张胆的找麻烦,但在靠近瓦剌的地盘,生活着几支摇摆不定的部落,没人能够保证,他们不会联合瓦剌,蒙着脸来抢劫。

八百人的队伍行过查干诺尔,立刻有另一支鞑靼骑兵前来接应。两支骑兵汇合,运粮的队伍增加到了近两千人。

“五百石?”

负责接应的鞑靼千户伯克帖木儿看着运粮的马车,心中盘算着自己的部落能分到多少。

骑士们分散开,将粮车护卫在中,警惕随时可能出现的瓦剌骑兵。

或许是上天眷顾,这一次的运粮行动算得上有惊无险。六万斤粮食运到,等候已久的鞑靼可汗鬼力赤和太师右丞相马儿哈咱、太傅右丞相也孙台、太保枢密知院阿鲁台亲自出迎。

成袋的粮食抬下马车,鬼力赤抽—出匕首,一刀扎在麻袋上,金黄的粟米流出,鬼力赤抓起一把,直接送进嘴里,咬得咯吱作响,随即哈哈大笑,“明朝天子是守信之人!”

马儿哈咱,也孙台等纷纷上前,学着鬼力赤的样子,抓起一把粟米送进口中大嚼。一直不看好本次交涉的阿鲁台也没再忠言逆耳。不管明朝有什么阴谋诡计,粮食是实在的。这个时候和鬼力赤唱反调,明摆着送出借口,让鬼力赤可以扣下该分给他的粮食。

为了粮食,阿鲁台决定忍这一回。

入夜,王帐中架起了火把,整头的烤羊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鞑靼可汗高举酒杯,多日未曾饱食的鞑靼勇士们也敞开了肚子。身着艳丽衣裙的年轻姑娘走进王帐,帐帘掀开,热闹的声音和高笑声顿时清晰起来。

深夜时分,北风更加刺骨,两支队伍静悄悄潜伏在雪地中。

汉王朱高煦亲自率领的队伍先一步发现了身边的“同伴”。

“殿下,还要不要动手?”

跟了两天,好不容易找到鬼力赤的王帐,就这么放弃,实在是可惜。

朱高煦没有出声,趴在雪地上,紧紧盯着前方。

亲卫不甘,他更不甘。但他不能轻易冒险,一旦行动失败,责任不是他一个人能够承担,恐怕还会牵连数万北疆边军。

“殿下?”

“噤声,后撤。”

朱高煦用力搓着快要冻僵的脸颊,下达了后退的命令。

损敌一千,自伤八百的事绝不能干。

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就要使自己立到不败之地。朱高煦的思维的方式,越来越接近他的老爹朱棣。

朱高煦下令后退,却没有离开太远。他相信,不管摸到他前边的是谁,肯定都会趁鬼力赤防备最松懈时动手。届时,或许可以拣点便宜。

果然,等了不到一个时辰,王帐中的人都喝得差不多了,巡逻的守卫也是睡眼惺忪,预先埋伏在雪地上的人,开始无声无息的朝王帐和储存粮草的地方移动。

刀锋砍断骨头的声音被北风湮灭。

鲜红的血飞溅,人头滚落。

杀戮在黑夜中进行。

终于,一声惨叫惊醒了醉酒的众人,火把瞬间燃起,偷袭者变成了陷阱中的猎物,王帐掀开,脸色通红却毫无醉意的鬼力赤和的阿鲁台等人走了出来。看着被包围的偷袭者,鬼力赤冷笑着举起右臂。

弓箭如雨。

鲜血染红了白雪,血腥味弥漫了夜空。

朱高煦握拳抵在唇边,和周围的亲兵一样,双眼一眨不眨的看着鞑靼营地中发生的一切。

众人看向朱高煦的目光中带着佩服,若非汉王机智,那些滚落在地的人头,十有八九会是自己的下场。

朱高煦咬住唇角,血腥和杀戮让他兴奋,却也让他更加冷静。

他想起了父皇的教导,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同时,脑子里也闪过了孟清和信中的内容。

“殿下,千万不要小看鞑靼可汗,鬼力赤能有今天的地位,令鞑靼诸部臣服于他,绝不会是个笨人。”

“此乃长久之计,非一战可成之功。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功,殿下遇事当三思而行。”

“一次不成,可二次,三次。贸然行事,殿下身陷险境,北疆烽火再起,臣万死难辞。”

朱高煦知道,孟清和这些话不只是对他说的,更多是向父皇表明态度。他庆幸自己不再如四年前鲁莽,否则,今夜必定会着了鞑子的道。

杀戮终于停了。

鬼力赤没有下令留活口,因为没有必要。

这些偷袭者的长相就是最好的证据,他们来自瓦剌。

接到宣府送来的急报,孟清和敲敲脑袋,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准备的后手没有用上,马哈木却主动凑上来帮忙。但是,鬼力赤却忍怒将这件事压了下来,没找上门去,也着实令他刮目相看。

看来,想做一只合格的黄雀,还要继续努力。

十二月下旬,北疆一带出现了短暂的和平。

鞑靼游骑不再骚扰边境,瓦剌被鞑靼拦着,也极少出现在边境。

鞑靼可汗鬼力赤给永乐帝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国书,各种赞扬,佩服,夸奖。

看完之后,朱棣立刻搓胳膊。

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他怎么从没发现鬼力赤是个这么感情丰富的?

朱高炽再次被叫到奉天殿听政。

由于长时间坐着读书不运动,宫中的伙食也有严格定例,不可能让世子一天三顿的小米粥高粱饼子,朱高炽的体重很有反弹迹象。

朱棣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

再不待见,也是自己的儿子。

道衍被召至宫中为世子讲学。朱棣临朝,也会把朱高炽叫上。不论其他,从文华殿到奉天殿,一个来回,再站上小半个时辰,多少也能增加一下运动量。

宫中的变化让支持朱高炽的文臣看到了希望。借宫中赐宴之机,又提立太子一事。

朱棣没太大反应,朱高炽却想立刻晕过去,要么就抄起板砖把说话的几个都拍死。

父皇对他的态度刚有缓和,就来这么一手,到底是在帮他还是害他?!



第一百三十二章 做一只合格的黄雀二

皇帝不说话,世子的表情却像是要杀人。

出言请立世子的几名翰林尚不知自己闯了祸,在背后狠狠给了朱高炽一刀。

朱棣的态度已渐渐有了软化迹象,如果朱高炽继续示弱下去,不是没有翻身的机会。

无奈,宫中的举动给了文臣们错误的信号,才出现宴会上这一幕。

朱高炽很冤。他的确想当太子。身为皇帝的儿子,没人不想,他的弟弟也一样。

太祖高皇帝有二十多个准继承人,仍旧尊奉立嫡立长的规矩,先立长子。长子死后,将皇位传给了长子的儿子。虽然朱允炆最后被叔叔抢了皇位,但是立嫡长的传统仍在。

永乐帝只有三个儿子,抛开皇帝的个人喜好,从传统和继承制度来看,朱高炽的机会最大。

受太祖高皇帝喜爱,是洪武帝亲封的燕王世子。年少时曾同建文帝一起在宫中读书,为人性格谦和,不像老爹和两个弟弟一样动不动就喊打喊杀,成功获得了文臣的好感和支持。

北平守卫战,更为他累积了战功。

朱高炽的政治资本不可谓不雄厚,底气不可谓不硬。

综合各种因素,就算老爹不喜欢他,有朝臣的支持,他成为皇太子的可能性也远远高于两个弟弟。

被徐皇后提点几次,朱高炽认真反省过。原本是自己想差了,严重忽视了父皇的性格,致使靖难期间有所改善的父子关系降入冰点。

可等朱高炽彻底想通,试图改变现状时,却是无处着手。支持他的人,却一次又一次的成了他向目标前进的绊脚石。

上一篇:秦宁的奋斗 下一篇:星际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