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定风波(240)+番外

作者: 于欢 阅读记录

李昭德见女皇挥手便不敢再多言,“圣人若需,臣定当为大周鞠躬尽瘁,臣告退。”

李昭德出殿,高延福双手捧着一卷黑漆竹筒,里面乃是进奏院所呈的地方公文,上面刻有加急字样,“李侍郎脸色不大好,可是挨训了?”

李昭德跨出殿门,将笏板别进腰间摇头道:“忠言逆耳,圣人模棱两可,为天下苍生,老夫只能言尽于此。”

“李侍郎忠君爱民,我相信圣人心中肯定早已经有了答案。”

李昭德朝高延福拱了拱手,“老夫还有事,别过。”

“李侍郎走好。”

李昭德走后,高延福极为高兴的跨入殿中,适才以李昭德的模样来推测,估计殿内的上位者脸色也不会太好,所以高延福便想以手中再一次的喜讯取悦龙颜。

“大家。”

皇帝用手轻轻按着自己的额头两侧,“何事让你如此高兴?”

高延福走上前,“小人是替大家高兴。”旋即奉上手中的公文,“边关喜报,恭喜大家,吐蕃酋长曷苏率部落请求归顺于大周。”

继吐蕃与党项一些部落归顺后,吐蕃再次又部落请求归顺,消息使得皇帝睁开眼,旋即从高延福手中接过奏报,“边关大喜,朕本该趁此机会率军夺回安西,朝中却有内患丛生,看来唐休璟的请求朕需要先解决了朝中的隐忧才行。”

“攘外必先安内,圣人深思熟虑。”高延福于一旁赞道,“尔等蛮人部落定是朝贡之时瞧见了□□的繁华与圣人的英明神武。”

皇帝望着奏报笑了笑,不知是因喜事而笑还是因为高延福的奉承,“你呀你,什么时候也学会他们那一套了。”

“延福只愿圣人能够万事顺心,嬉笑常开。”高延福道。

女皇起身,缓缓走近大殿西侧的朵殿之中,墙壁上贴着一副大周及边境诸国的疆域图,“既有部族归顺便要着人接收与安置,去传右玉钤卫将军张玄遇。”

“喏。”

“另外,”女皇又道,“去府库中将朕新得的那柄玉如意赏赐给李昭德。”

高延福稍加迟疑,旋即再度躬身,“喏。”

如意元年五月,帝以右玉钤卫将军张玄遇为安抚使,率右玉钤卫精锐两万接迎吐蕃归顺的部族。

一个月后

——越州——

王瑾晨携亡妻灵柩回到山阴已近半年,当运送的队伍抵达越州城外时,出门相迎的竟是新任的越州刺史,刺史仍以王瑾晨去职之前的官职相称呼,不仅态度恭敬,就连丧葬也亲自安排人手帮忙,虽是去职服丧,但此次归家与衣锦还乡似乎无异,作为偏房,前来王哲家宅替王哲四子已故妻子吊唁的士族都增了不少,其中还包括王瑾晨嫡母的族人,清河崔氏。

王瑾晨带着自婚后从未带回来的妻子灵柩归家,王哲并没有表态,但私下差遣了下人将府上喜庆的东西全部更换,就连一日三餐都清淡了许多,面对诸多以往很少走动的远亲与近亲,王哲也都十分客气的招待,父子既不亲,但也不相仇。

崔氏招待着从清河郡来的族人,一边表面乐呵高兴却心中不慎鄙夷着这些势力之人。

“四郎。”嫡母崔氏叫住从院中略过厅堂的王瑾晨。

王瑾晨便跨入厅堂,作揖道:“母亲。”旁侧坐着的妇人王瑾晨并不认识,遂只是客气的行了个礼。

妇人打量着王瑾晨,崔氏便道:“这是我叔父之女,你当唤姨母。”

“姨母。”

“好孩子。”妇人笑得极为慈祥。

“儿还有事,便不叨扰母亲与姨母叙家常了。”

崔氏点头,妇人便抬手拉扯着崔氏的手,套近乎道:“阿姊当真是好福气,家中出了个这般有出息的儿子。”

“福气什么呀,这几年朝中如此多的变故,我听闻宰相屡屡更换,被酷吏弹劾后不是砍头便是流放。”

“阿姊还不知道么?”妇人疑道。

“知道什么?”崔氏滞住。

“原本我也不知晓,过年时阿兄回到郑州才谈及,说去年朝中发生了一次变故,子玗受到牵连,不仅从酷吏手中活下来了还官复原职,阿兄说子玗现在正承宠于圣人,一年连越数级乃开国之最。”

“这是元综说的?”崔氏大惊,“此事可当真?我怎不知。”

“阿兄在秋官担任侍郎,其代掌的秋官尚书正是原先的越州刺史令郎的岳丈,阿兄的为人阿姊又不是不知,如何会说假话。”

崔氏当即明白,当着同族姊妹的面毫不掩饰心中的怒气,“好哇,四郎大婚瞒着我,这等殃及家族之事也瞒着我,看来王大郎近些年来是长本事了。”

“阿姊消消气,许是姊夫不想让阿姊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