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定风波(293)+番外

作者: 于欢 阅读记录

“领兵人选,鄂国公如何?”皇帝问道。

来俊臣抬头,“鄂国公曾领兵,臣以为可,臣还有一言。”

“讲。”皇帝道。

“此次诸国来犯,加上默啜,必然使朝野震惊,若让几位宰辅为其幕僚,便可让诸国知道陛下退敌之心,又或,贼寇闻之自退。”来俊臣道。

“宰辅为幕僚?”皇帝陷入思考,脑海中略过朝中诸相的身影。

来俊臣又上前道了一句,“检测臣子是否忠心,便要看他是否能够因君命而屈尊降位。”

长寿三年二月下旬,皇帝诏命鄂国公薛怀义为伐北道行军大总管,领兵讨伐默啜,又下旨进凤阁舍人苏味道为凤阁侍郎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拜为宰相,升李昭德为检校内史。

----------------------------------

——都堂——

内侍高延福拿着皇帝的手诏进入宰相所在的都堂,问道左右看守的几个小吏,“李内史与苏侍郎在否。”

小吏叉手回话,态度尤为恭敬,“回内侍的话,两位相公今日都在都堂内处理公务。”

“好。”高延福遂拿着手诏进入厅内。

厅中二相正在交谈,“守真这一篇骈文写得当真是好,年少英才,可惜老夫没能及早遇见,这苏李之称,果不其然。”

“李公谬赞,下官不过...”

“相公,高内侍来了。”堂吏步入内史所在的房中通报道。

“高延福?”两个胡须花白的半百来人相顾对视。

不等疑心持续,高延福便打着笑脸跨了进来,“李相,苏相,可赶巧,二位相公在一块,省得小人再跑一趟。”

苏味道站在李昭德桌旁,李昭德见之便从椅子身起身,顺着胡须试探的问道:“高内侍来此是来通传圣人旨意的?”

高延福将手诏拿出,“陛下手诏,请二位相公接旨。”

皇帝自登基,政令皆由己出,李昭德于是与苏味道一同走出,屈膝道:“臣检校内史李昭德恭请圣安。”

高延福将诏书展开,“朕绍膺骏命,突厥默啜自立可汗,犯我大周边境,今命薛怀义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并以检校内史李昭德为长史,凤阁侍郎苏味道为司马领兵退敌,平寇乱,关乎民生,望汝等勿负朕望。”

李昭德旋即大瞪着双眼跪直身子,“长史?”

高延福见李昭德眼里似有怨气与怒火,便有些不悦道:“怎么,陛下手诏,李相不愿接,是想抗旨么?”

李昭德本想说些什么,随后便被身侧的苏味道拉扯住,“圣人做的决定从不会收回,如今还亲自下手诏,相公还是快快接下吧。”

李昭德扭头望着苏味道,旋即咬牙,叩首道:“臣李昭德,领旨。”

高延福将手诏交予,“此次突厥再犯灵州,圣人可是连发了好几天的火,东边战事刚停,北边可不能再出事了,圣人让李相担任长史,可见器重,望相公莫要辜负圣人的倚仗。”

李昭德板着一张脸只字不发,苏味道便上前拉扯着高延福,“边境战事非同小可,我与李内史都明白,宰相随军可以镇军心定北境民心。”

“是吗?”高延福仰长脖子往后瞧了一眼,“但愿内史能如苏相您一般想。”

半刻钟后高延福离去,李昭德盛怒之下差点将手诏甩出,是苏味道见之连忙上前握住其手腕这才将其制止住,“相公莫要动怒。”

“本官身为内史,是国朝的宰相,且你与我皆是举明经入仕的清流之官,如今竟然要给一个市井无赖打下手,做他的长史与司马?”

“薛怀义虽然出身市井,但也曾为大周立下功勋,今又以国公的身份...”

“他那是功勋吗?”李昭德否认道,“不过是做好了的膳食送进嘴中的罢了,且是由人送入嘴中,坐享其成。”

第136章 将相难和

——武安殿——

高延福离去后又命堂吏伏于都堂外的墙角窃听,随后便将李昭德与苏味道二人的态度与反应如实转告皇帝。

皇帝闻之却没有感到丝毫意外,“李昭德虽有才能,然其忠的却不是朕也不是大周,他忠的,是大周的前身,李唐。”

“内史出身世家,又是明镜擢第的才子,读书人嘛,骨子里难免有些傲气。”高延福随之替其解释道。

“若不能效忠,这文人风骨于朕又有何用。”皇帝摇头道。

高延福又顺势吹风,“比起内史直言无惧的性子,苏相与娄相倒是有些相像,不骄不躁。”

“娄师德是自谦,至于苏味道...”皇帝背起双手,走到屏风前抬头仰望,若有所思道:“处事模棱两可,则说明为人圆滑,君明,则臣明,君王昏庸,他也不会直言劝谏的,若说治国,朝廷是需要李昭德这样的人才,但是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