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小媳妇儿翻身记(55)

作者: 秋日海棠 阅读记录

栾良砚打开试卷一看,只见白纸上只有一句话: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与农。(2)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试题与他上辈子的并无不同, 上辈子他都能考中状元,而现在的他经过了官海数十年的沉浮,定然会做得更好。

殿中有不少学子,此刻却惨白着一张脸, 圣上抛弃了往届兵戎之策的命题方向,开始关心起了民生农耕,这让他们始料不及。

一个时辰后,外面传来了鸣锣声,礼部开始收取试卷。

待栾良砚回到清净了许多的鲤跃居时,陶茱萸早已等在门口。

“相公,回来了,饿了吧?厨房已经准备好了饭食。”陶茱萸赶紧迎了上去,一边拉着栾良砚往后院走,一边说道,在她心底,让栾良砚吃饱饭比他考得如何更加重要。

“一大早就出门了,现在确实有些饿,”栾良砚一脸轻松的坐在桌旁,惬意地喝着陶茱萸给他盛的汤,“你就不问问我考得怎么样?”

陶茱萸又给栾良砚盛了一碗,笑道:“相公定然能高中。”

“你倒是比我还有信心。”栾良砚挑了挑眉,转而又问道:“安姑姑送走了?”

“嗯,姑姑说已经没什么可以教我的了,用过早饭后便走了。”

安姑姑是从宫里退下来的教养嬷嬷,栾良砚特意请她过来,教陶茱萸京中贵族圈里的待人接物之事,特别是进宫时需要注意的礼仪规矩。

栾良砚这也是为以后做打算,就算顺着上辈子的路,他也能走到权力的中心,而作为他的夫人,陶茱萸自然少不了要跟京城里的贵妇们打交道,甚至有可能会被宫里的娘娘们经常召见。所以,过完年没几天,他便花重金请来了安姑姑,在家指导陶茱萸的礼仪规矩。

栾良砚本以为,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的陶茱萸学起来会很吃力,不料前几日安姑姑对他说,陶茱萸本身的言谈举止就很不错,而且学东西非常快,基本上一点就通,倒是在墨香琴音两个丫头身上很是花费了一番功夫。

用过晚饭后,陶茱萸带着人在厨房收拾着,栾良砚便回了书房。

“老爷,这是这几日查出来的消息,”文书将一摞纸递给栾良砚,“十到十一年前,京城丢失闺女的人家一共有三十四家,再具体的消息还要等上几天。”

栾良砚一边翻看着一边问道:“可有哪家闺女耳后有三颗痣。”

文书为难地摇摇头:“这些胎记什么的,都是姑娘家的私密,外人知道的不多。”

他想了想,又问道:“老爷,有没有可能夫人不是京城人士?”

“有可能,但我小时候在京城见到的那小姑娘,十有八九就是茱茱,当然,她也有可能是同家里长辈,一起来京城游玩的外地人。”栾良砚叹了口气,“还是先把京城这些人家的消息探听清楚。”

“是。”文书点头应道,而后又有些犹豫,“老爷,我们要不要把这些告诉夫人?”

栾良砚犹豫片刻,摇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小时候的我在京城见过的那人可能是她,但我们一点确定的消息都没有。现在告诉她,只会让她多想。”

“那我催催下面的人,让他们探听得再仔细些。”

殿试成绩出来的很快,第二日,三甲名单便已经摆在了龙案上。

辰安帝看着龙案上二甲、三甲的排名,以及一甲的三份试卷,神色不悦,“怎么一甲的没有排名?难道事事都要朕亲力亲为?”

“陛下,”礼部尚书孔徜一揖手,“今科考试人才济济,臣等惟恐埋没人才,不敢擅自定夺,这才等陛下亲阅。”

孔徜嘴里发苦,其实这三份试卷里有一份更加出挑,只是里面牵扯进不少势力,几番明争暗斗下来,都让他没法定下名次。

辰安帝扫了一眼三张试卷的案头,菱州栾良砚,京都谢含蕴,京都欧阳博。

一甲三人,两人都是京都的,而且看这姓氏,应当都是世家子弟,背后恐怕站着不少人,难怪礼部定夺不下来。

辰安帝在心中冷笑,一个两个的,才华倒是有,只是不知道这心能不能只向着他这大辰朝的皇帝。不过,这栾良砚又是哪儿的?

辰安帝不满地看着低眉顺眼不声不响的众人,指着桌上的试卷道:“一个个都是饱读诗书之士,现如今连几个学子的试卷都评判不了?怎么,官儿越做越久,胆子反而越来越小?温大人,你说说,这三人中,谁堪称状元之才?”

温笙河是国子监祭酒,国子监专门负责天下学子读书考试,因此他便成了辰安帝第一个问话的。

温笙河想到先前接到的指示,往前迈了两步,揖手说道:“臣自接管国子监以来,拜读过不少前人留下的名篇,也批阅过不少当今学子写的策论,臣自己也写过不少,但像谢含蕴这样,将农耕民生讲得如此详细,微臣至今尚未拜读过,也自认为写不出。”